教會寶寶們全面認識自己
俗話都說心態決定命運,那么對于就像白紙一樣純潔的孩子們,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們教育他們正確面對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父母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是孩子們第一任啟蒙老師,作為父母有責任教會孩子全面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好的心態就是給孩子一個好的心態。
人的一生中會經歷不同的階段,也可能遇到不同的問題,好的心態能幫你度過難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會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在小的磨礪中,鍛煉大的意志,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關鍵。幫助孩子學會認識和調控自己的情緒,戰勝心理弱點,會為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每個人天然就有自我反省能力,但反省可能給人帶來新的認識,也可能帶來深深的懊悔,幫助孩子全面理性地認識自己,也就教給了孩子自我完善和健康成長的秘方。
父母想要孩子更快地成長,就必須讓孩子學會自我反省,能找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進而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取得階梯式的進步。
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會問孩子:“你知道自己哪里做錯了嗎?”其實這就是在促使孩子學會反省自己。反思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因為在反省過程中,孩子的各種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孩子做任何事情,無論成功與否,都應該養成反思的習慣,反思事情的全過程和每個小細節,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能夠反省自己錯誤的孩子,可以做到揚長避短,更好地表現自己。不具備自我反省能力的孩子,則不會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會不斷地重復同樣的錯誤,更談不上發展自己了。因此,父母要讓孩子隨時認識自己,提高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幼兒時期,孩子尚未形成完全的自我意識,自我反省的能力也很差,遇到事情時首先是埋怨和批評他人,而不是檢討自己。這樣的孩子不僅不會真正地認識自己,也不會受到他人的歡迎,難以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中國的父母喜歡對孩子說教,孩子沒有學會自我反省,懼于父母的權威,暫時聽父母的話,但這只是表面上的聽從,而不會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孩子什么都聽父母的,按照父母的安排做事,可一遇到新問題,就不會處理了。
父母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事,遇到困難時,讓孩子反思自己做事的過程,然后再嘗試,這樣才會對孩子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孩子犯錯誤并不可怕,關鍵的是需要具備檢查和反思的能力,讓孩子從每天的反思中逐漸變得聰明起來。
自我反思是一個思想斗爭過程,孩子通過自我反思,分析自己的行為動機,檢查自己的行為后果,評價自己的道德行為,思考自己與品德高尚者的差距,這樣才會讓自己的行為有所方向,從而加強自己的品德修養。
一個孩子要想有精彩出色的未來,父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每個人都不能忽視的,作為父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心態,鍛煉她們堅強的性格,不屈的意志。讓孩子從小就會理性的對待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