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撞上疫情,考生家庭這樣化解焦慮更好!
撞上疫情,考生家庭如何化解焦慮
疫情當前,人們心情沉重。而對于即將參加中考和高考的學子及其家長來說,原有的復習模式和既定的復習計劃被打亂,孩子的自學能力、自控力存在差異,無論是考生本身還是他們的父母,內心的緊張、焦慮會不自覺地升級。
北京市特級教師、北京市大興區興華中學劉秀華認為,家長和孩子可以把頭腦中的擔憂逐條寫在紙上,使頭腦中紛亂的思緒外化。把紛亂的思緒分成“必然發生、可能發生、基本不會發生、肯定不會發生”幾類,將后兩者勾掉,對前兩者逐條分析。然后,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制訂相應的行動計劃,把焦慮轉化為對當前行動的關注和把控。
這段時間,家長首先要設法消除自身的壓力和緊張感,避免反復查閱手機里的疫情信息和家長群里有關學習和升學考試的內容,這只會導致格外緊張、情緒急躁,并把這種焦慮傳染給孩子。在孩子學習時,父母不監視、不打擾;在孩子休息時,多與之交流,了解孩子想什么,焦慮什么,傾聽孩子的各種想法,給予理解,耐心引導。
疫情對所有考生的影響都是一樣的,停課不是問題,關鍵是自己能否主動應對。這段時間,全家人應保持上學時的作息,家長要提醒或協助孩子制定切實、可行、高效的學習計劃,列出復習時間表,保持良好的學習節奏。
孩子居家學習,出現思想不集中等現象很正常。這個時候更需要家長沉得住氣,不施壓、不說過激的話語,代之以關注孩子學習的過程、適當給予肯定、鼓勵,而不只是盯著學習的結果。一旦發生親子爭執,雙方應立即回到各自房間冷靜一下,待雙方狀態平靜后再溝通。
另外,家長在孩子學習之余,可以一起做做室內運動,比如仰臥起坐、俯臥撐、健身操、瑜伽等,每天堅持運動且達到一定的量,家人的抗壓能力、免疫能力會提升,抑郁焦慮不良情緒就不容易出現;也可以聽音樂、看電視節目,或一起做家務等,以釋放壓力。對于少數極度焦慮的孩子,需要求助于專業的心理支持服務。 (摘編自《中國婦女報》)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