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常態|尋醫問藥上“云”來
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時期,一邊是堅持防疫減少聚集的需要,一邊是群眾尋醫問藥求便利的渴求。兩者之間如何把握好平衡,筑牢公眾健康防護網?我省相關部門大力推進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為群眾提供互聯網醫院、慢病長處方、“云藥房”等新型醫療服務方式,讓人們足不出戶便能解決部分健康需求。
看診開藥兩不誤 互聯網醫院“走紅”
▲余曉琳在“互聯網醫院”平臺看診續方
一年多來,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群眾在線尋醫問藥的需求。這一需求的突增,也讓互聯網醫院日漸“走紅”。
老王患有胃炎和冠心病多年,是福建省級機關醫院的“老病號”。近一段時間以來,他的續方開藥都是在該院“互聯網醫院”小程序進行的。2月5日上午,他在小程序上向中醫科副主任醫師余曉琳發起了復診申請。
“上次的中藥吃著感覺怎么樣?最近有沒有哪里不舒服?”隔著手機屏幕,余醫生對老王的身體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詢問后,在線上為他開具了一張電子中藥處方。經過在線審方、在線結算等流程,老王在家就能收到由醫院寄來的代煎中藥。
“線上看診的第二天就能收到醫院寄來的藥品,各項費用也能按照醫保政策進行報銷,很方便。”老王說,互聯網醫院上線后,自己就很少去醫院門診排隊了。
在福建省級機關醫院的“互聯網醫院”診室里,記者看到,通過整合線上、線下醫療資源,“互聯網醫院”搭建溫馨、舒適、專業、便捷的就診平臺。“平臺通過微信公眾號、小程序服務端,可為患者提供在線咨詢、在線復診、處方續方、醫保在線結算、心理咨詢、藥品配送、便民郵寄、藥學服務等健康醫療服務,延伸拓展醫療服務半徑。”該院副院長章文杰表示。
“通過互聯網醫院復診的患者拿到電子處方后,就可以通過省醫保進行藥品結算。之后,可憑借二維碼自行去醫院藥房取藥,或選擇付費的送藥上門服務。這對于不便出門就診的患者而言,是一大便利。”章文杰介紹說,截至目前,已有近6000名患者開通了省級機關互聯網醫院賬戶,1800余名患者通過該院互聯網醫院進行問診。
續方配藥不用慌 慢病可開“長處方”
▲在福建省級機關醫院“互聯網醫院”的數據監控平臺上,在線就診等相關數據可實時查看。
2月4日一早,福州市民李先生來到鼓樓區鼓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找自己的家庭醫生滕梅醫師續方開藥。
李先生今年52歲,患有高血壓近四年。這些年,他每隔半個月就要到鼓東街道社區醫院開降壓藥。
“這幾天有沒有感到不舒服?血壓什么情況?每天都有按時服藥嗎?……”一見到李先生,滕醫生就問了起來。
“藥都有按時吃,血壓控制在低壓90、高壓130左右。”李先生說,自己上次開的藥馬上就吃完了,因為過年后自己要回漳州老家待一段時間,希望多開幾天的藥。
見李先生來得匆忙,滕醫生讓他稍事休息后,為其現場測量了一次血壓。在綜合判斷后,她認為目前李先生血壓控制良好,可開具90天的長處方。
“但是,不要以為一次開了這么多的藥就高枕無憂了。我們的身體一直處于動態變化,一旦出現任何不適,要及時聯系我或就近就醫。”開完藥,她對李先生反復叮囑。
“開具長處方的患者,需要更高的自我管理能力。”滕醫生說,患者要保管好自己的藥物,按時服藥,做好日常監測,同時還要合理飲食、注意休息、加強鍛煉,保持身體狀況穩定。
“網訂店送”訂單多 藥房還能“云問診”
▲顧客在藥店店員的引導下進行在線問診。
查驗健康碼、測溫、佩戴口罩……2月18日,記者在康佰家大藥房鼓樓協和店看到,每個上門的顧客購藥前都被要求先完成上述步驟。藥店門口設置了檢查登記臺,桌子上擺放著消毒液、額溫計和顧客信息登記表。顧客登記信息時,“彼此間隔一米”也被店員反復強調。
陳小姐春節期間作息、飲食不規律,導致咽喉疼痛難耐。趁著午休時間,她來到康佰家鼓樓協和店,想買點消炎藥。店長張蓮華當即表示,抗生素是處方藥,若沒有醫生開具的處方,患者須先進行“掃碼問診”
- 標簽:胡桃澤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