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注意:寶寶喝水全攻略
寶寶的身體比大人更需要水分,每天除了喝母乳、配方奶,他們還需要額外地補充水分。那么,喝什么水,喝多少,什么時候喝,這些你都知道嗎
寶寶為什么需要喝水
寶寶比大人更容易消耗水分。除了汗液和尿液,人體還會通過呼吸和皮膚來排出水分,寶寶的體表面積比成年人要大,排泄次數也比較多,所以不知不覺中消耗的水分比大人要多很多,更需補充水分。
我們都知道腎臟擔負著把廢物和水一起排出體外的工作,而寶寶因為腎臟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如果體內水分不夠,尿液較濃,就可能無法排出。所以,為了把廢物排出,就需要更多的水分補充。
寶寶的含水量比大人多,剛出生的寶寶含水量達到了85%,嬰幼兒約占70%。而且寶寶機體代謝旺盛,如果補水不及時容易發生短暫或輕度缺水癥狀。
寶寶每天需要喝多少水? 雖然,寶寶的身體比大人更需要水分,但也不能想喂多少就喂多少。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他們的胃容量相對較小,不科學的額外補充水分,很可能影響到喝奶量,進而減少其他養分的攝取。
一般來講在新生兒期,由于喂母奶的次數多,若奶水充足的話,一天喂l~2次也就足夠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喂水次數和每次喂水量都要增加。但在實際中喝多少水,可隨寶寶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說若喂他不愿意喝的話,也就算了。這說明寶寶體內的水分已足夠了。
正常情況下,3歲內的寶寶每次飲水不應超過100毫升,3歲以上可增至150毫升。只要小便正常,可根據實際情況讓孩子少量多次飲水。出汗時應增加飲水次數,而不是增加每次飲水量。4個月以內母乳喂養的寶寶,如果沒有明顯出汗,不必另行飲水,因為喂水會減少吃奶的量,不利于孩子營養素的攝入。
◆ 注意:寶寶1天的飲用量控制在體重的10~15%,不過也不需要太精確地測定,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就好。
寶寶喝水的正確時機 寶寶喝水應以不影響正餐為原則,可以通過觀察寶寶每天的排尿狀況來判斷是否缺水。一般來說,1歲以下寶寶每天應該換6~8次尿布,年齡較大的寶寶每天應該排尿4~5次。當寶寶出現以下5種狀況時,就需要及時補水:
尿味很重;尿的顏色很黃;便秘;嘴唇干裂;哭泣時沒有眼淚。
寶寶需要補水的時間:
◆ 兩頓奶之間——在兩頓奶之間,可以適當喂寶寶一點水,尤其在干燥的季節,還能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
◆ 吃離乳食時——但是要注意量,不能影響到寶寶的食欲,而且最好是白開水,這樣就不會影響寶寶吃正餐了。
◆ 長時間玩耍以后——特別是對月齡大的寶寶,運動量比較大,流失的水分也就更多,家長要注意及時給寶寶喂水。
◆ 外出時——外出很容易流汗,所以媽媽應該隨身準備一些水,在寶寶口渴的時候及時給他補充。
◆ 大哭以后——哭泣可是一項全身運動,寶寶經歷了長時間的激烈哭泣以后,不僅會流很多眼淚,還會出很多汗,所以需補水。
◆ 洗完澡以后——洗澡對寶寶來說也是一種運動,會出很多汗。所以洗完澡以后應該給寶寶補充一些水分。
對于比較小的寶寶,腸胃發育尚不健全。如果出現嘔吐、腹瀉的癥狀,還是應該到醫院由專業醫生來判斷電解質水、葡萄糖的補充,不要在家盲目補充。
◆ 腹瀉、嘔吐——腹瀉容易造成寶寶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的丟失,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可能會造成脫水休克。寶寶腹瀉以后,一般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脫水,應補充水,可以適當喂一些電解質水,或是糖鹽水,加速吸收。
◆ 感冒、發燒——感冒以后,由于體溫升高,身體會流失很多水分,嬰兒比成年人更容易脫水,所以一定要注意補水。母乳或者奶粉還是要正常喂,里面都含有寶寶需要的水分。另外,多給寶寶喂一些白開水,補充水分,有助于退熱。大一點的寶寶,可以適當補充一些稀釋后的果汁。
◆ 炎熱干燥的季節——在炎熱干燥的季節,溫度高、濕度低,寶寶比平時更容易流失水分,所以要特別注意即使補水。每天多喝些溫涼的白開水,能迅速為人體補充水分,調節體溫,幫助身體散熱。喂水要少量多次,不要在飯前給寶寶喂水,這樣容易稀釋胃液,影響消化功能,降低食欲。
◆ 注意:不要在飯前、飯后或吃飯時給寶寶喝水。如果寶寶確實口渴,可以先水喝一些白開水或熱湯,但要休息片刻后再讓寶寶吃飯,以免喝水影響胃的消化能力。《飯前、飯后別給寶寶喝水》
什么樣的水最健康? 對于小寶寶來說,白開水是最好的補水選擇。因為水是六大營養素之一,不僅能補充寶寶流失的水分,還有散熱、調節水和電解質平衡等多種功效。并且白開水是完全安全,不會產生任何負面影響的,所以作為日常的液體補充是最好的。
如果寶寶攝入太多果汁或含糖分的飲料,容易造成蛀牙、腹瀉、腹脹、腹痛、過胖甚至營養不均衡。而太早讓寶寶接觸含糖飲料,會讓寶寶更加不愛喝水,日后肥胖幾率也更高。因此,寶寶喝果汁一定要有所限制,1歲以下嬰兒每天喝果汁不要超過120毫升,1~6歲寶寶每天喝果汁應控制在120~18毫升。
◆ 注意:燒開后冷卻4-6小時內的涼開水,是最理想的飲用水。夏天可飲與室溫溫度相同的涼開水,冬天需控制在40℃左右為宜。不要將涼開水反復燒開,否則水中的重金屬濃縮,不利健康。
寶寶不愛喝水怎么辦
◆ 利用游戲——比如,在孩子玩得正高興時,遞上杯子,他們一般都能接受。或者家長可以拿出個洋娃娃或小熊,指著說:“它們口渴了,需要喝點水,寶寶也一起喝點吧。”然后裝作喂洋娃娃的樣子,家長也可以喝上幾口,再遞給寶寶。
◆ 更換杯子——由于寶寶對有動物圖案的東西天生偏愛,家長可嘗試準備兩三個帶有不同動物圖案的杯子,輪換著喂寶寶喝水,或者試著用不同形狀的器皿裝水給寶寶喝,這會讓他們覺得新鮮有趣,喜歡上喝水。
◆ 善用群體效應——孩子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看到其他孩子干什么,自己也會跟著干什么,這是一種群體效應的表現。家長可以在帶寶寶到社區玩時,事先預備一瓶水,只要有其他孩子在喝水,就趕快遞上自己的,一般都能如愿。
◆ 鼓勵策略——多說“寶寶好乖,喝了水就不渴了!”“多喝水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等,寶寶會為了被夸獎而配合家長的要求。
◆ 注意:對已經有喝果汁習慣的孩子,家長可先用白開水稀釋果汁,然后再讓他們逐漸適應白開水。此外,家長還要將果汁瓶放在寶寶不容易看到的地方。
寶寶為什么需要喝水
寶寶比大人更容易消耗水分。除了汗液和尿液,人體還會通過呼吸和皮膚來排出水分,寶寶的體表面積比成年人要大,排泄次數也比較多,所以不知不覺中消耗的水分比大人要多很多,更需補充水分。
我們都知道腎臟擔負著把廢物和水一起排出體外的工作,而寶寶因為腎臟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如果體內水分不夠,尿液較濃,就可能無法排出。所以,為了把廢物排出,就需要更多的水分補充。
寶寶的含水量比大人多,剛出生的寶寶含水量達到了85%,嬰幼兒約占70%。而且寶寶機體代謝旺盛,如果補水不及時容易發生短暫或輕度缺水癥狀。
寶寶每天需要喝多少水? 雖然,寶寶的身體比大人更需要水分,但也不能想喂多少就喂多少。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他們的胃容量相對較小,不科學的額外補充水分,很可能影響到喝奶量,進而減少其他養分的攝取。
一般來講在新生兒期,由于喂母奶的次數多,若奶水充足的話,一天喂l~2次也就足夠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喂水次數和每次喂水量都要增加。但在實際中喝多少水,可隨寶寶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說若喂他不愿意喝的話,也就算了。這說明寶寶體內的水分已足夠了。
正常情況下,3歲內的寶寶每次飲水不應超過100毫升,3歲以上可增至150毫升。只要小便正常,可根據實際情況讓孩子少量多次飲水。出汗時應增加飲水次數,而不是增加每次飲水量。4個月以內母乳喂養的寶寶,如果沒有明顯出汗,不必另行飲水,因為喂水會減少吃奶的量,不利于孩子營養素的攝入。
◆ 注意:寶寶1天的飲用量控制在體重的10~15%,不過也不需要太精確地測定,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就好。
寶寶喝水的正確時機 寶寶喝水應以不影響正餐為原則,可以通過觀察寶寶每天的排尿狀況來判斷是否缺水。一般來說,1歲以下寶寶每天應該換6~8次尿布,年齡較大的寶寶每天應該排尿4~5次。當寶寶出現以下5種狀況時,就需要及時補水:
尿味很重;尿的顏色很黃;便秘;嘴唇干裂;哭泣時沒有眼淚。
寶寶需要補水的時間:
◆ 兩頓奶之間——在兩頓奶之間,可以適當喂寶寶一點水,尤其在干燥的季節,還能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
◆ 吃離乳食時——但是要注意量,不能影響到寶寶的食欲,而且最好是白開水,這樣就不會影響寶寶吃正餐了。
◆ 長時間玩耍以后——特別是對月齡大的寶寶,運動量比較大,流失的水分也就更多,家長要注意及時給寶寶喂水。
◆ 外出時——外出很容易流汗,所以媽媽應該隨身準備一些水,在寶寶口渴的時候及時給他補充。
◆ 大哭以后——哭泣可是一項全身運動,寶寶經歷了長時間的激烈哭泣以后,不僅會流很多眼淚,還會出很多汗,所以需補水。
◆ 洗完澡以后——洗澡對寶寶來說也是一種運動,會出很多汗。所以洗完澡以后應該給寶寶補充一些水分。
對于比較小的寶寶,腸胃發育尚不健全。如果出現嘔吐、腹瀉的癥狀,還是應該到醫院由專業醫生來判斷電解質水、葡萄糖的補充,不要在家盲目補充。
◆ 腹瀉、嘔吐——腹瀉容易造成寶寶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的丟失,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可能會造成脫水休克。寶寶腹瀉以后,一般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脫水,應補充水,可以適當喂一些電解質水,或是糖鹽水,加速吸收。
◆ 感冒、發燒——感冒以后,由于體溫升高,身體會流失很多水分,嬰兒比成年人更容易脫水,所以一定要注意補水。母乳或者奶粉還是要正常喂,里面都含有寶寶需要的水分。另外,多給寶寶喂一些白開水,補充水分,有助于退熱。大一點的寶寶,可以適當補充一些稀釋后的果汁。
◆ 炎熱干燥的季節——在炎熱干燥的季節,溫度高、濕度低,寶寶比平時更容易流失水分,所以要特別注意即使補水。每天多喝些溫涼的白開水,能迅速為人體補充水分,調節體溫,幫助身體散熱。喂水要少量多次,不要在飯前給寶寶喂水,這樣容易稀釋胃液,影響消化功能,降低食欲。
◆ 注意:不要在飯前、飯后或吃飯時給寶寶喝水。如果寶寶確實口渴,可以先水喝一些白開水或熱湯,但要休息片刻后再讓寶寶吃飯,以免喝水影響胃的消化能力。《飯前、飯后別給寶寶喝水》
什么樣的水最健康? 對于小寶寶來說,白開水是最好的補水選擇。因為水是六大營養素之一,不僅能補充寶寶流失的水分,還有散熱、調節水和電解質平衡等多種功效。并且白開水是完全安全,不會產生任何負面影響的,所以作為日常的液體補充是最好的。
如果寶寶攝入太多果汁或含糖分的飲料,容易造成蛀牙、腹瀉、腹脹、腹痛、過胖甚至營養不均衡。而太早讓寶寶接觸含糖飲料,會讓寶寶更加不愛喝水,日后肥胖幾率也更高。因此,寶寶喝果汁一定要有所限制,1歲以下嬰兒每天喝果汁不要超過120毫升,1~6歲寶寶每天喝果汁應控制在120~18毫升。
◆ 注意:燒開后冷卻4-6小時內的涼開水,是最理想的飲用水。夏天可飲與室溫溫度相同的涼開水,冬天需控制在40℃左右為宜。不要將涼開水反復燒開,否則水中的重金屬濃縮,不利健康。
寶寶不愛喝水怎么辦
◆ 利用游戲——比如,在孩子玩得正高興時,遞上杯子,他們一般都能接受。或者家長可以拿出個洋娃娃或小熊,指著說:“它們口渴了,需要喝點水,寶寶也一起喝點吧。”然后裝作喂洋娃娃的樣子,家長也可以喝上幾口,再遞給寶寶。
◆ 更換杯子——由于寶寶對有動物圖案的東西天生偏愛,家長可嘗試準備兩三個帶有不同動物圖案的杯子,輪換著喂寶寶喝水,或者試著用不同形狀的器皿裝水給寶寶喝,這會讓他們覺得新鮮有趣,喜歡上喝水。
◆ 善用群體效應——孩子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看到其他孩子干什么,自己也會跟著干什么,這是一種群體效應的表現。家長可以在帶寶寶到社區玩時,事先預備一瓶水,只要有其他孩子在喝水,就趕快遞上自己的,一般都能如愿。
◆ 鼓勵策略——多說“寶寶好乖,喝了水就不渴了!”“多喝水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等,寶寶會為了被夸獎而配合家長的要求。
◆ 注意:對已經有喝果汁習慣的孩子,家長可先用白開水稀釋果汁,然后再讓他們逐漸適應白開水。此外,家長還要將果汁瓶放在寶寶不容易看到的地方。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