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辦法有助于寶寶吃藥
爸爸媽媽們在寶寶出生前應該對育兒知識有過了解,剛出生的寶寶因為免疫系統還未發育成熟,所以總是會被這疾病那疾病感染,這樣一來就會影響寶寶的健康,那么在這個時候是該給寶寶吃藥呢,還是不給呢?如果要給寶寶吃,我們都知道讓寶寶吃藥實在是太難了,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寶寶吃藥不那么痛苦,下面小編就帶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哪些辦法有助于寶寶吃藥?
一、餐前喂藥
服藥時間最好是在餐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嬰兒在略有饑餓感的情形下,比較會主動將藥吞下去,也較少出現嘔吐的情形。
二、善于利用工具
目前協助寶寶吃藥的小工具有很多,包括:藥匙、滴管、喂藥器、奶瓶等,都是給孩子喂藥時的好幫手,有些診所也會免費提供。偶爾可以不定時更換喂藥的工具,增加樂趣與新鮮感,也有助于順利服藥。
三、改變味道
小朋友抗拒吃藥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藥的苦味或氣味不佳,通常藥師在調劑時,會在藥粉中加一點糖粉,以甜味來掩蓋藥的味道。
建議家長可在藥中加少量糖粉,大一點的孩子可鼓勵試著自己動手調劑,例如請小朋友依循家長指令,將藥水先倒入有蓋小藥杯中,再倒入藥粉,接著灑上糖粉,蓋上蓋子搖勻,讓孩子在自己動手做的樂趣中,順利吃下。
四、坐姿或半坐臥姿
大點孩子可讓他自己端坐,小寶寶則一手扶抱孩子,讓孩子呈半坐的姿勢,家長將藥倒入喂藥器中,另一只手將喂藥器放在孩子口內,然后把寶寶嘴巴閉上,直到藥物全部吞下;藉由重力協助,讓藥物順利進入消化道,吃完藥后,也維持這樣的姿勢至少15分鐘,以免因打嗝嘔吐導致嗆傷。
五、鼓勵再鼓勵
通常三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懂事,不宜再強制灌藥,此時應以鼓勵、誘導的方式,例如講故事、送小貼紙等方法,記得一旦談定條件,當小孩子順利吃藥后,不可爽約,以免下次因失去信任而失靈。
吃藥不管是對寶寶還是我們成人來說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兒,有的寶寶乖點兒還行,讓他吃就吃,但是有的寶寶不是因為他不乖,只是適應不了,爸爸媽媽們一定因為這個而苦惱了吧,上面講到的幾條都是些不錯的方法,爸爸媽媽們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