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寶寶睡覺5個錯誤認知
在育兒的過程中,可能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哄寶寶睡覺的時候,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生活常識的問題。其實,母嬰專家指出,之所以在寶寶睡覺的問題上,會出現問題,與媽媽對寶寶睡覺上一些錯誤的認識有關,這些錯誤的認識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專家總結了哄寶寶睡覺5個錯誤認知。
1、“不管寶寶什么時間入睡,只要他睡眠的總量夠了就可以。”
睡眠時間充足對于寶寶的生長發育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在睡眠中,內分泌系統釋放的生長激素比平時多3倍。不過,寶寶的睡眠質量也很重要。入睡時間不同,深睡眠和淺睡眠所占的比例就會發生變化。入睡越晚,淺睡眠所占的比例越多,深睡眠的比例越少。而深睡眠和寶寶的生長發育是直接相關的,因為生長激素主要是在深睡眠時期分泌的。而淺睡眠和寶寶記憶力的發育關系更為密切。所以,盡量讓你的“小夜貓子”早點入睡。
2、“寶寶的睡眠時間沒有達標,一定會影響生長發育。”
實際上,雖然每個年齡段的寶寶都有他特定的睡眠需求量,但是寶寶之間也存在個體差異,比如有的寶寶氣質類型決定了他可能就是睡得少一些。
原則上,只要寶寶的精神狀態好、食欲正常、沒有消化方面的問題、體重增長良好就可以。但是如果偏離得太多的話,比如新生兒每天需要睡16~18個小時,而你的寶寶只睡到12個小時,這可能就需要咨詢一下醫生,進行一下寶寶生長發育方面的監測。
3、“一定要讓寶寶養成睡午覺的好習慣。”
對于3歲以上的寶寶來說,他們白天精力很旺盛,玩和不斷的活動能消耗他的精力,保證他夜間睡得很好。只要寶寶夜間睡眠時間充足,質量也很好,就能夠滿足他生長發育的需求。所以,如果寶寶沒有睡午覺的需求,父母也不必強求。
4、“抱著睡會讓寶寶有一種安全感,可以讓他更快地入睡。”
抱著睡確實可以讓寶寶獲得一種安全感,但也容易讓寶寶形成依賴。等到寶寶大一點,我們想改變有時會很困難。這種依賴心理還會延長寶寶的入睡時間,容易造成入睡困難。而且,當寶寶夜間醒來,父母如果不能及時給予相應的安慰,他很難再自己入睡。這對培養寶寶獨立入睡的習慣和形成夜間深睡眠、淺睡眠的自然轉換都會造成不良影響。建議你從現在開始,慢慢讓寶寶在嬰兒床上睡覺,逐步培養獨立入睡的能力。
5、“寶寶一有動靜,輕輕地拍拍他,可以幫他繼續入睡。”
寶寶的睡眠分為深睡眠和淺睡眠兩種狀態。對小嬰兒來說,特別是剛出生的寶寶,深睡眠和淺睡眠基本各占50%,而且是不斷交替的。深睡眠時,寶寶處于完全休息狀態,除了偶爾的驚跳和極輕微的嘴動外,沒有其他活動;淺睡眠時,寶寶的手臂、腿和整個身體經常會有些活動,臉上還可能會做怪相、皺眉、微笑等等,這些都是淺睡眠時期的正常表現。
所以,如果寶寶出現輕輕抽泣或運動,不要急著去拍他、抱他或者給他喂奶,先在床邊觀察一下,看寶寶是否能接著睡。否則,給予過多的干預,會人為地打斷寶寶深睡眠和淺睡眠的自然交替,破壞寶寶的睡眠規律。如果寶寶出現了哭鬧等更多的表現,我們再去進行處理。
知道了哄寶寶睡覺5個錯誤認知,所以我們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媽媽,也為了保證寶寶的睡眠質量,更為了保證寶寶的健康,我們都有必要幫助寶寶養成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不要犯以上的認識上的錯誤,寶寶一旦養成了不良的睡眠習慣,這樣的話可能會危害到寶寶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