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產后抑郁的幾個小辦法
產后抑郁又叫產褥期抑郁癥(postparturm depression,PPD),是指產婦在分娩后出現抑郁、悲傷、沮喪、哭泣、易激怒、煩躁、甚至有自殺或殺嬰傾向等一系列癥狀為特征的心理障礙,是產褥期精神綜合征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通常在產后2周出現,其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心理、分娩及社會因素有關。下面就像大家介紹一下如何預防產后抑郁的幾個小辦法。
1. 學會發泄許多研究都表明如果媽媽比較平靜的話新生嬰兒會生長得比較好。新媽媽如果每天能夠花十五分鐘來放松,無論是通過深呼吸、冥想還是泡澡等方法,都有助于媽媽緩解壓力,同時也能有助于成為一個脾氣更好的媽媽,增進親子關系。
2. 爭取睡眠許多人都會聽過在寶寶睡覺的時候媽媽也要爭取睡眠的建議,但實際上很多媽媽都沒有采取這條建議,因為他們可能會利用寶寶小睡這段時間去做其它的事情。而事實上如果媽媽能夠補充失去的睡眠的話,她們感到抑郁的機會則會減低。你可能需要朋友、家人甚至雇請幫手來幫助你達到補充睡眠的目的。
3. 運動研究發現在分娩前后都進行運動的話,媽媽們的心理素質會更好,同時也能夠增加媽媽跟外界的接觸。你可以飯后散散步,呼吸新鮮的空氣同時還能夠讓你精神更充足。但一定要注意不要強迫自己去做一些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因為高強度的運動可能會引起血流量的增多,可能反而會引起反效果。
4. 不要期望成為一個完美的媽媽如果你擔心不能成為一個好媽媽的話,大可以放心,因為很多媽媽都會有相同的想法。許多媽媽會因為沒有做好所有的事情而感到十分失望,覺得自己沒有別的媽媽做得好,從而強迫給自己一些不實際的期待。你的正確態度不是去成為一個完美的媽媽,而是一個快樂的媽媽。
5. 面對你的恐懼你可以坐下來跟丈夫好好地談談,列出你們關于成為父母后最恐懼的三件事,這些都能夠表現出你的擔憂,例如你擔心你們不能夠有足夠的時間過二人世界或者擔心哺乳方面有問題等等,及時找出解決的方法,盡快解決你的擔憂。
6. 更加靈活成為媽媽之后你要坐的事情會有很多,可能很多的事情都不能夠在你的計劃表里面完成,與其抱怨時間是多么的不足以來做你想做的事,倒不如享受這種不可預料性,享受生活的不同挑戰。
產婦在產后會出現一些心理負擔,如不及時疏導,很容易發生心理障礙。出現了這種抑郁情緒,除了不利于家人的相處,還會影響正常哺乳,甚至影響孩子的生長以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產婦應保持健康的心態,從生活中尋找樂趣,做一個健康快樂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