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前寶寶家長不必忙補鈣
以前的孩子從來不補鈣,照樣長得高高大大、體格強壯。如今,家長在孩子出生沒多久就開始添加鈣劑,卻常常被醫生告知:“小孩有佝僂病,趕緊補鈣吧!”為什么越重視,生長發育反而越跟不上?究竟是補鈣的問題,還是另有隱情呢?

兒科主任解釋,小兒佝僂病并不像有些醫生說得那么高發,就算孩子有缺鈣的表現,通常也不是因為鈣攝入不足。“更多時候,我們發現是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不能被吸收。所以,重點不應該是補鈣,而應該是補維生素D,俗稱魚肝油。”據介紹,無論寶寶吃母乳還是配方奶,只要以奶為主要食物,而且吃得好,在4個月之前鈣的攝入量都是足夠的,不必額外添加。但為促進鈣的吸收,從小孩出生后第2周就應補維生素D,補充量為每天400國際單位。
孩子缺鈣多是因為維D不足
什么才是真正的缺鈣,很多家長其實并沒有搞清楚。一歲內嬰兒每天需要的鈣為400-800毫克。如果是三四個月之前的嬰兒,按每次喝120-150毫升、每天喝6-7次計算,差不多一天要喝1000毫升左右的奶。由于每100毫升母乳里含有30-40毫克的鈣,算下來1000毫升母乳就有300-400毫克的鈣,足以滿足小寶寶的生理需要。即使是喝配方牛奶,因其和母乳成分接近,含鈣量也差不多。所以,只要孩子以奶為主要食物,吃得又好,就不會存在鈣的攝入量不夠的問題。
缺鈣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他指出,除了攝入,鈣要被身體吸收才能發揮作用。然而,鈣的吸收必須依賴維生素D的幫助,這就意味著,只要維生素D不足,也是會缺鈣的。所以,光給孩子補鈣,不補維生素D,也是無效的。
寶寶出生后2-3周就應補維D
寶寶體內的維生素D可以有三個來源:一是從娘胎及母乳里帶來的維生素D儲備,二是經紫外線照射皮膚,將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3,再經腎臟代謝成為活性維生素D,三是額外補充魚肝油,從而攝入維生素D。但在這三個環節中,可能會因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維生素D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