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要注意保暖
眾所周知,坐月子時產婦產后重要的恢復階段,月子坐得好,則身體恢復得較快,反之則可能給身體帶來病患。初春時節,由于天氣還是比較寒冷,因此,坐月子要千萬注意保暖。
室溫: 20℃~25℃為宜,保濕很重要
初春時“坐月子”,室內溫度以20℃~25℃為宜。在沒有暖氣的南方,可以采用空調和電暖氣等設備來保持室內溫度;氣候干燥的時候,保持室內適宜的濕度也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室內濕度以55%~65%為宜。較為便捷的增濕方法就是購買一臺加濕器,如果同時還具備除菌功能就更好了,或者在室內放一盆水。
除了溫度和濕度要適宜,還要保持室內的空氣要清新。每天保證開窗換氣兩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15~20分鐘。新媽媽和寶寶所在的房間最好能通風見光,這樣會讓新媽媽感到心情舒暢,并且有利于觀察寶寶的一些變化。
哺乳:衣服要保暖,喂奶姿勢要“三貼”
實施母乳喂養的媽媽,小心胸腹部受涼,并選用哺乳胸罩。夜間喂奶,穿脫衣服不要嫌麻煩,著涼很容易使肩關節受涼。有的媽媽月子還沒坐完,就出現了肩關節疼痛,嚴重的連胳膊都抬不起來。
剛開始喂奶的新媽媽,往往累得一身汗,胳膊酸了,脖子僵了。這往往是因為喂奶姿勢不正確所致。正確的喂奶姿勢是“三貼”:胸貼胸、腹貼腹、下頜貼乳房。媽媽用手托住寶寶的臀部,媽媽的肘部托住寶寶的頭頸部,寶寶的上身躺在媽媽的前臂上,這是寶寶吃奶最舒服的姿勢。
營養:月子飯禁寒涼,水果煮吃著好
坐月子,產婦應吃些營養高、熱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多喝水,以促使身體迅速恢復及保證乳量充足。產后多虛多淤,應禁食生冷、寒涼之品。生冷多傷胃,寒涼則血凝,惡露不下,會引起產后腹痛、身痛等諸多疾病。所以蔥、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應忌食,以免引起便秘、痔瘡等不適。
蔬菜、水果也不可少。當然,一些體質虛寒的新媽媽此時吃水果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可以將這些水果切塊后,用水稍煮一下,連渣帶水一起吃,就不寒涼了。
梳洗:產后一周洗浴,切忌接觸冷水
初春時宜在產后1周洗浴。浴室溫度宜在20℃~22℃,水溫以37℃左右或稍熱為宜,浴室不要太封閉,洗浴時間不要過長,以5~10分鐘為宜。
沐浴后要及時用暖風機吹干頭發,盡快將身體上的水擦干,及時穿上御寒的衣服后再走出浴室,避免身體著涼或被風吹著。晚上洗完澡之后,不要馬上睡覺,應喝一杯熱水,等身體干爽后再睡。
產婦在冬季洗澡,按照傳統的做法,也可選用防風生姜方,即防風50克,生姜50克,捶破,用水洗凈,煎一大鍋水,過濾藥渣,用水洗身洗頭,或直接使用姜片煮水后洗浴,此民間驗方祛寒效果較顯著。
在月子中,從營養飲食到梳洗沐浴,一樣也不能馬虎,如果護理不當,很可能給身體造成傷害,也就是老話中說的“月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