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月子才是科學的
3 能不能刷牙、洗澡?
有的產婦聽從一些傳統習俗,坐月子期間不刷牙、不梳頭、不洗澡,生怕損傷身體。其實,這樣做對健康反而不利。眾所周知,不刷牙最易引起牙周炎、牙齦炎和多發性齲齒;不洗澡,皮膚上有大量的汗液沾染、有溢出的乳汁,以及下身產生的惡露,這些都會使皮膚很臟。如不及時清潔,這些液體混合在一起,一是散出很難聞的氣味使產婦感到渾身不舒服,精神狀態因此不好而不利于身體恢復;二是會積累大量的病菌,并使其由此乘虛而入,引起毛囊炎、子宮內膜炎、乳腺炎等,甚至發生敗血癥。產婦完全可以正常地刷牙、梳頭與洗頭。如果會陰部及腹部沒有切口和傷口,產后第2天就可以淋浴,但不能洗盆浴,以避免逆行感染。當然,洗浴時要注意室溫和水溫,避免受涼。如果會陰傷口大或者撕裂傷嚴重,或腹部有刀口,可以擦浴,等待傷口愈合再進行洗浴。
4 產婦應該吃什么?
合理的產婦飲食應該是各種營養素均衡,既防止營養缺乏,也要防止營養過剩。飲食中要富含蛋白質和鐵,比如雞、魚、瘦肉、蛋、豆類、牛奶等。有的產婦受舊習俗的影響,每天食十幾個雞蛋。這是一種營養過剩,過量的蛋白質攝入會加重肝、腎的負擔,而且會造成便秘和肥胖,實在是得不償失。另外,主食的種類應該多樣化,粗糧和細糧都要吃。還要多吃各種蔬菜和水果。很多產婦的食物是以蛋白質和主食為主,認為蔬菜和水果會“傷胃”,這沒有任何道理。蔬菜和水果既可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又可提供足量的纖維素,防止產后便秘。中國人主張在“坐月子”期間要多進食湯水,這還是有道理的:因為水是乳汁的主要成分,湯汁飲食易于吸收,且進食熱湯后,熱汗會使乳房加溫,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哺乳期產婦還要保證鐵和鈣的攝入。產婦應該查一次血紅蛋白,當血紅蛋白低于110g/L時,可給予富馬酸亞鐵0.4g或硫酸亞鐵0.3g、維生素C300mg,3次/d口服。哺乳期產婦的每日攝鈣量應該達到2000mg,但是按照絕大多數中國人的飲食習慣,產婦膳食每日鈣攝入量僅500mg左右,遠遠不足。乳母缺鈣可導致乳兒患佝僂病。補充鈣應該首先從飲食中增加,牛奶及奶制品中含有較多的鈣,如果條件允許,孕婦應該多食牛奶和奶制品,或者服用鈣片,以滿足鈣的需要。不過在偏遠的農村等經濟落后的地方,即便沒有條件獲得奶制品或口服鈣劑,也一樣可以用比較便宜的方法增加從食物中獲取的鈣。
比如:①把骨頭或雞蛋殼放在醋中泡幾個小時,然后將汁放進湯或其它食物里;②在用骨頭做湯時加一點醋或番茄;③把雞蛋殼磨成粉混合在食物里。補鈣的同時應注意要有適當的戶外活動,多曬太陽,或同時補充適量維生素D,以促進鈣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