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男寶寶的生殖器官發育
關注新生寶寶的身體發育,不能忽略了其生殖器的發育。特別是男寶寶的生殖器官發育,有很多父母可能會注意不到。
男嬰出生后,其陰莖頭——龜頭完全被包皮覆蓋。不僅如此,包皮內襯面還會粘于龜頭表面。直到3~4歲時,由于陰莖及龜頭的生長,加上陰莖的不斷勃起,男孩的包皮內襯面逐漸與龜頭表面分離。起初的分離部位不一定是包皮開口部位。已分離的區域可能會被局部脫落的細胞、腺體的分泌物占據,形成白色豆腐渣樣物質,即包皮垢。如果包皮口還未與龜頭分離,我們就可發現孩子的包皮下面存有類似圓形的腫物。由于“腫物”對局部沒有異樣刺激,所以孩子不會有什么不適的感覺,大多是家長無意中發現。
隨著包皮內襯面逐漸與龜頭表面分離,這時積存于包皮下面的如同豆腐渣樣的物質可以排出,同時外界的細菌也會通過分離口進入到包皮與龜頭之間的間隙,可能造成感染。但并不是每個男孩在發育過程中都要經歷包皮內襯感染的過程。
包皮內襯與龜頭逐漸分離,包皮也就開始自行向上退縮,直到外翻包皮可顯露龜頭。但有一部分兒童包皮口非常細小,甚至到青春期包皮頭都不能退縮,會妨礙龜頭甚至整個陰莖發育,這種現象稱為包莖。有包莖的兒童,由于尿液積留于包皮與龜頭之間,排尿時就會出現陰莖頭鼓水泡的現象。不僅有鼓水泡的現象,包皮內襯和龜頭間還會積存分泌物及脫落的表皮細胞,形成過多的包皮垢。經常刺激包皮內襯及龜頭,可造成包皮炎及尿道口炎,嚴重者可引起包皮和龜頭潰瘍或形成結石。有的患兒排尿時可見豆渣樣物排出,甚至出現排尿困難。
男寶寶的生殖器發育同樣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父母們一定要注意觀察男寶寶的生殖器發育是否存在異常,同時,也要注意寶寶發生生殖系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