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媽媽必須要懂的護理常識
季節更替,不少小寶寶會出現發熱的現象,作為寶寶患病時常見的癥狀之一,媽媽們要在生活中學習一些日常護理的相關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給寶寶更科學周到的照顧,正確認識發熱可是父母們育兒課堂的必修課之一。下面,育兒小編就從寶寶發燒的原因和對策給媽媽支招!
嬰幼兒比成人更容易發熱的原因:
首先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人為什么會發燒。發熱是一種癥狀,本身并不是疾病。當人體受到感染時,發燒是正常而健康的反應。當你發燒時,說明體內細菌和抵抗細菌的白細胞正在交鋒,白細胞因此會產生一些叫做熱原的物質。熱原減緩了病毒和細菌的繁殖,加快了對付這些細菌的抗體的產生,使抵抗這些細菌的白細胞數量增多。熱原水平的升高,提高了體溫中樞的調定點,體溫就會相應升高。
寶寶因為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病原體的侵襲,而寶寶一旦發熱,會變得煩燥不安,因其體溫中樞功能發育不完善,易出現高熱或超高熱,年齡越小的寶寶越容易產生驚厥。
寶寶發熱的前期征兆
怕冷:怕冷是發熱前期的一種表現,測量體溫時可能還不到38℃。但此時孩子會出現皮膚蒼白、手腳發涼、無汗、畏寒、有時伴寒戰、肌肉酸痛、無力等。
體溫升高:體溫攀升,皮膚發燙,表示孩子可能已經發燒了。此時孩子可能會出現皮膚潮紅、灼熱,呼吸淺而快,心跳加速,頭痛、頭暈,食欲不振,全身不適。
出汗:當孩子發燒時,體溫會自動升高以保護人體,這時為了降低體溫、排出熱量,人體就會排汗,以降低體溫。
怎樣知道寶寶是否發燒
摸:研究表明,父母只要摸一摸孩子的額頭,十之八九都能正確判斷孩子是不是發燒了。還可以通過摸寶寶后背的溫度,初步判斷體溫是否正常,更重要的是,媽媽可以借此了解孩子的穿衣厚薄是否合適,有很多發熱的情況都是由于穿得過多引起的。
看:如果孩子臉部潮紅、嘴唇干噪、甚至哭鬧不安、沒有食欲時,媽媽應該警惕有發熱的可能。另外,發熱時,身體的水分消耗較大,孩子排尿量會較平時少,并出現小便發黃、顏色較深,這也可能是體溫增高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