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長相爸爸說的算還是媽媽呢?
人的相貌是由多對基因和環境等條件共同作用后形成。每對基因的作用是微小的,多對基因的共同作用就決定了個體的特征。在精子、卵子成熟的減數分裂時,位于不同染色體上的基因是隨機組合的,因此同胞間各自得到的基因可以不相同,相貌也就不完全相同。
寶寶的容貌是爸爸媽媽們關心的大問題之一,我們都知道寶寶的容貌主要是來自遺傳,那么寶寶的容貌有怎樣遺傳的呢?
1.接近百分之百的"絕對"遺傳:
膚色:遺傳時不偏不倚,讓人別無選擇。它總是遵循"相乘后再平均"的自然法則,給你打著父母“中和”色的烙印。比如,父母皮膚較黑,絕不會有白嫩肌膚的子女;若一方白、一方黑,那么,在胚胎時“平均”后便給子女一個不白不黑的"中性"膚色。
下顎:是不容"商量的"的顯性遺傳,“像”得讓你無可奈何。比如即使父母任何一方有突出的大下巴,子女們常毫無例外地長著酷似的下巴,“像”得有些離奇。
雙眼皮:也屬“絕對”性遺傳。有趣的是,父親的雙眼皮,幾乎百分之百的留給子女們。甚至一些兒童出生時是單眼皮,成人后又“補”上像他父親那樣的雙眼皮。另外,大眼睛、大耳垂、高鼻梁、長睫毛,都是五官遺傳時從父母那里最能得到的特征性遺傳。
2.有半數以上概率的遺傳:
身高:只有30%的主動權握在你的手里,因為決定身高的因素35%來自父親,35%來自母親。假若父親雙方個頭不高,那只剩30%的后天身高因素,也決定了你力求長個的嘗試不會有明顯效果。可把握的后天身高因素很少,非要讓自己長高些的努力,多半是徒勞而無功的。
肥胖:父母肥胖,使子女們有53%的機會成為大胖子,若一方肥胖,概率便下降到40%。這說明,胖與不胖,大約有一半可以由人為因素決定,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飲食、充分運動使自己體態勻稱。
禿頭:造物主似乎偏袒女性,讓禿頭只傳給男子。比如,父親有禿頭,兒子有50%的機率,就連母親的父親,也會將自己禿頭的25%的概率留給外孫們。這種傳男不傳女的性別遺傳傾向,是讓男士們無可奈何的。
青春痘:這個讓少男少女耿耿于懷的容顏癥,居然也與遺傳有關。因為父母雙方若患過青春痘,子女們的患病率將比無家庭史者高出20倍。這種遺傳史對只要青春不要“痘”的男女們,自然很有防治價值。
3.雖有遺傳,概率不高:
少白頭屬于概率較低的隱性遺傳,因此不必過分擔心父母的少白頭,會在自己頭頂上如法炮制。
4.先天遺傳 ,后天可塑:
聲音:通常男孩的聲音大小 、高低像父親,女孩像母親。但是,這種由父母生理解剖結構的遺傳所影響的音質如果不美,多數可以通過后天的發音訓練而改變。這使某些聲音條件并不優越的人,可以通過科學、刻苦的練習而圓一個甜美嗓音的夢。
蘿卜腿:酷似父母的那雙脂肪堆積的腿,完全可以通過充分的健美運動而塑造為修長健壯的腿。倒是那雙腿若因遺傳而顯得過長或太短時,就無法再塑,只有聽任自然了。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有些特征確實是完全由父母遺傳的,但是還是有些東西是可以通過后天的鍛煉來改變的。甚至聲音、腿型等等。
去掉這些遺傳與不遺傳的因素,其實還有一些是與養護有關的,比如皮膚、牙齒、臉色等等。比如,寶寶睡覺有嗜偏一側、俯臥、偏嚼、咬鉛筆桿、模仿說話口吃等壞習慣,須及早糾正,以免頭顱、顏面、牙齒等發育畸形,或釀成難治的口吃癥。或者如果補足蛋白質、維生素A、B2、B6、C、D、以及鐵、鈣、鋅、銅等營養素,能使小臉蛋紅潤亮麗,頭發濃密秀美,并可避免小兒易患的缺鐵性貧血,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增進小兒健美。
決定一個人美不美,除了一些本身的容貌特質外,還有的就是一個人的整體氣質。一個相貌平平的人可以有著非常好的氣質而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而氣質是由內而外的,是有一個人的心態,心情、文化修養,以及長期的行為鍛煉體現的。所以還要重視對孩子的內在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