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皮膚四大問題的護理方法
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皮膚比較嬌嫩,受到外界不良的刺激的話,是很容易出現皮膚問題的。尤其是冬季天氣干燥,空氣中的風沙比較大,寶寶更容易出現皮膚問題。那么當新生兒寶寶撞上棘手的四大皮膚問題,我們要要如何處理呢?母嬰專家總結了新生兒皮膚四大問題的護理方法,希望您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的學習,做好疾病預防工作,掌握處理新生兒皮膚問題處理的最佳方法。
1、脫皮怎么辦
由于新生兒在子宮里有羊水的保護,出生后,外界環境比起母體內來說更加干燥,新生兒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膚脫皮問題。新生兒脫皮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特別的護理,但是,也有些脫皮現象是某些疾病引起的,如魚鱗病、脂溢性皮炎、濕疹、新生兒紅斑狼瘡等。這里就需要去醫院詳細檢查。所以新生兒出現脫皮的現象是,家長要注意觀察,不要過度清潔皮膚,清洗后要立即給寶寶涂抹保濕護膚品。選擇寶寶護膚品的時候,盡量避免挑選香味濃郁和有鮮艷顏色的護膚品,因為里面可能含有香精和色素。
2、紅斑如何護理
寶寶的皮膚比較薄,在衣物或者藥物的刺激下,會引起皮膚出血,進而導致新生兒皮膚出現紅斑。這也是新生兒對新環境適應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正常現象,家長們不用過多擔心,一般一到兩天后紅斑會自行消退。這時候千萬不要給寶寶涂抹藥物,奧爆皮膚嬌嫩,如果處理的不好,在藥物刺激下可能會引起接觸發炎。
3、皮膚變黃怎么辦
寶寶出生兩到三天后,可能會出現皮膚呈淡黃色、眼白也微黃、尿色稍黃的情況,這是生理黃疸的癥狀。一般在七到九天的時候,這種狀況會自行的消退。這屬于正常的生理狀況,不需要特殊的治療,多給寶寶喝些葡萄糖水即。可是如果寶寶出生后三天才出現,但十天后仍舊不消退;或者生理黃疸期間黃疸明顯加重,如皮膚金黃色遍及全身的情況,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4、胎脂怎樣處理
胎脂是由皮脂腺分泌皮脂和脫落表皮細胞形成的保護層,它能防止寶寶手感染,還能起到保暖的作用。這個時候家長不要為了保持寶寶身體的潔凈而去清洗,這樣會降低對皮膚的保護功能。如果寶寶耳后或者腋下有比較厚的胎脂,可以在寶寶出生6小時后用熬熟冷卻的麻油、豆油等植物油或有專門護理皮膚的寶寶皮膚清潔霜輕輕擦去。
冬季新生兒護理的要點
1、新生兒的衣服和尿布
新生兒的衣服應以柔軟并且容易于吸水的純棉織品為主,其他材料例如化纖等不要用;衣服的顏色以淺淡為主,這樣便于發現污物,而且防止染料對新生兒皮膚的刺激;還要注意衣服盡量寬松,方便穿脫。
新生兒的尿布用柔軟吸水性好的棉織品,要經常洗經常換,一般白天要換4次以上,夜間應換2次以上,更換時要清洗寶寶小屁股,還要涂適量護膚劑;尿不濕則選擇質量較好且透氣性能好的。在家里時盡量給寶寶用尿片,出門或睡覺時則給寶寶用“尿不濕”;也不要包的太緊影響寶寶運動。
2、室內的光線和溫度
新生兒適宜的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28℃,新生兒不太適應外界的溫差變化。冬天要注意保暖,通風時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要注意室內的光線不能太亮或太暗,應讓新生兒在自然的室內光線里學會適應,外出時要避免陽光直射新生兒眼部。
3、觀察新生兒的大便
正常新生兒大多數會在生后12小時內開始排大便,新生兒出生1~2天內的大便一般是黑綠色的,以后慢慢變黃變軟和有黏性,大便一般比較黏稠,呈墨綠色,被稱為“胎糞”,“胎糞”會在生后2~3日內陸續排出體外。
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大便一般呈金黃色,一般也比較稀,大約每天排出6次左右;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的新生兒,大便稍干一點,顏色也較深一些,次數也減少一些。
如果發現新生兒的大便中有黃色顆粒,可能是新生兒的消化問題,就要調節下母親的飲食了。
知道了新生兒皮膚四大問題的護理方法,所以為了保證寶寶皮膚的健康,作為新媽媽一定要懂得皮膚問題,以及處理這些皮膚問題的方法。在冬季的時候,為了更好的保證寶寶皮膚的健康,在衣食住行上都要多加注意才行,如果寶寶皮膚問題嚴重的話,最好盡快到醫院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