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飲食壞習慣慣出火氣大寶寶
寶寶上火了就容易生病,這是媽媽們都知道的事情,因而生活中也總是做好上火的預防,育兒保健專家指出下面的八個飲食壞習慣容易讓寶寶上火,家長們在護理寶寶時一定要注意啦。

壞習慣1:寶寶不愛喝水
如果寶寶補充水分不足,那么會導致神經中樞產生渴感,從而會有要“冒火”的感覺。此外,不愛喝水的寶寶,身體內的廢物不能及時排出,毒素的長期積累也會使寶寶上火。
小編支招:媽咪要培養寶寶喝白開水的習慣,補充寶寶體內所需的水分,同時也是在清理腸道,排除廢物等。如果寶寶不愛喝白開水,可以加少量白糖或者是果汁類的東西,但是媽咪們千萬別縱容了寶寶只喝糖水的習慣,否則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壞習慣2:剛出鍋的食物要趁熱吃
相信很多媽咪有讓寶寶趁熱飲食的習慣,實際上,剛出鍋的高溫食物容易使寶寶的咽部黏膜充血,從而在吞咽時喉嚨痛、并有異物感。長期下來,寶寶很有可能上火。
小編支招:寶寶吃的食物應該溫熱入口,避免太燙,同時鼓勵寶寶多喝水。
壞習慣3:多吃烤堅果有益身體健康
像烤瓜子、烤杏仁等食物往往太干或太咸,寶寶在食用時,容易引起口干舌燥、口腔腫痛、腹脹、煩躁等上火癥狀。
小編支招:在吃瓜子、杏仁等堅果時,應該盡量選擇原味的。如果媽咪們可以為寶寶親自烹煮堅果,并在其中加一些菊花、甘草等中草藥一同煮制,那就更好不過了!此外,寶寶吃堅果后要多喝水、多吃水果,這樣就能夠降低上火的風險。
壞習慣4:用快餐填飽肚子
很多寶寶愛吃洋快餐,特別是炸雞、炸薯條等高熱量的食品。這些洋快餐不僅沒有營養,如果攝入過多,還會使寶寶發胖,同時更容易導致寶寶內熱重、火氣大。寶寶“火氣”一大就愛出汗,稍微遇風即容易著涼感冒。
小編支招:洋快餐屬于“垃圾食品”,寶寶要少吃。小編認為最根本的預防措施是多吃些粗糧、水果、蔬菜等營養豐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