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這些誤區可得避免
寒意漸濃,隨之而來的是不少人患上了感冒。省會一些醫院的數字顯示,感冒的病人比前段時間增加了不少。
“醫學上稱普通感冒為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其病因多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鄭州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于洪濤解釋說,普通感冒的早期主要癥狀以上呼吸道感染為主,即鼻、咽、喉部的急性炎癥,如咽部干癢或有灼熱感、打噴嚏、鼻塞、流鼻涕,一般無發熱或僅有低熱,病程約為一周時間,如果治療失誤合并進一步感染,可出現體溫升高、咽痛、頭痛、咳嗽、咳痰,或誘發其他疾病。
專家提醒大家,秋冬是各種感冒的高發季節,有些患者認為普通感冒是小毛病,所以不愿到醫院排隊看病取藥,而自行到藥店購買一些感冒藥服用。但患者應當注意的是選擇藥物要適當,并應按照藥品說明書正確使用。另外,很多人希望通過服用營養素或者藥物的手段來預防感冒,還有些患者在感冒后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自行治療感冒。其實,這些做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同時,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范萍主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對于預防和治療感冒還有不少誤區值得患者注意。
誤區一:認為打了流感(流行性感冒的簡稱)疫苗就可預防感冒。流感疫苗是抵御流感病毒的疫苗,對預防普通感冒沒有療效。雖然二者都是呼吸道感染的疾病,但病原菌不同,臨床癥狀有差別,預防和治療的方法也不一樣。
誤區二:認為感冒后只要關閉門窗蒙頭睡,捂一身大汗就可治療。這只是一種假象,因為出汗后身體似乎輕松一些,但并不能縮短病程,更不能痊愈。其實,對于感冒患者,既要注意保暖,又要注意居室空氣的流通,并應多喝白開水,以利于及時補充體液和排出體內毒素。
誤區三:認為感冒時講究忌口,不吃雞蛋或牛奶等“發物”。其實不然,專家說,患感冒后要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口味宜清淡,適當多攝取一些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瘦肉、魚類、雞蛋、蔬菜、水果等才有助于康復。
誤區四:有些患者認為患感冒后同時使用抗生素、解熱鎮痛藥、中成藥、維生素等多種藥物,可以讓感冒好得快些。然而專家認為,普通感冒多數是由病毒感染造成的,抗生素不僅對病毒無效,而且還可能由于濫用而出現藥物的不良反應。同時,治療感冒的藥物多數為復方制劑,大部分都含有解熱鎮痛藥,如果服用種類混雜,有可能導致藥物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