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太好會引起“蛋白中毒”
生日這—天,父親中午帶揚揚到“肯德基”飽吃了—頓炸雞。晚上媽媽又特意為他做了豐盛的“生日晚餐”,一大盤炒蝦幾乎被他吃了個精光。不料,2小時以后,孩子感到腹脹、,隨之出現、心慌、胸悶等,家人馬上將其送往醫院診治。經檢查后醫生認為,這并非常見的腸道細菌感染,而是攝入過多高蛋白質食物而引起的“蛋白中毒”。經過及時治療,孩子病情逐漸得到控制。
“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這不失為一句至理名言。因為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被稱為是人體必需的“三大營養要素”,缺乏蛋白質會影響健康甚至導致死亡。然而,進食過多高蛋白質(尤其是短時間攝入)食品可能會引起“蛋白中毒”,這一點恐怕許多人并不太了解。
正常人在蛋白質較多時,除一部分合成組織蛋白質外,多余的部分會轉變成糖和脂肪貯存起來,或者徹底氧化釋放出能量,或被肝臟合成尿素排出體外,故一般不會出現“中毒”。但是,對于較長時間處于饑餓狀態,或者肝、腎功能較低下的人來說(特別是和兒童),一方面因饑餓,體內分解蛋白質較多,另一方面肝臟對氨等解毒能力較差,當其突然大量攝入高蛋白質食物,極容易造成消化吸收障礙,此時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就會產生大量的含氨類等毒物,導致血氨驟然升高,并擴散到腦組織中,進而引起腦組織代謝功能發生障礙,輕者可出現嘔吐、頭暈、心慌,并伴腹痛腹脹等癥狀,重者有可能導致甚至死亡。這就是所謂的“蛋白質中毒”。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