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吃粗糧不讓乳牙滯留
很多媽媽在育兒的過程中,發現寶寶在換牙的時候,恒牙已經出來了,但乳牙卻滯留,這樣的話就會影響到恒牙的萌出,恒牙生長的空間被占據,長出的牙也會排列不整齊。那么應該怎么預防這種情況呢?母嬰專家指出,寶寶多吃粗糧 不讓乳牙滯留。
乳牙滯留不拔影響恒牙萌出
兒童約在6歲左右開始換牙,大約12歲左右完成換牙。開始換牙時,如果孩子的恒牙已經萌出,而乳牙遲遲不肯脫落,醫學上叫做“乳牙 滯留”,這種情況下需要將乳牙拔掉。如果不及時拔掉,恒牙生長的空間被占據,就會出現牙齒錯位生長、排列不整齊等現象。少數牙齒還會被埋在牙槽骨里長不出 來了,這就是埋伏牙,有的埋伏牙會變成含牙囊腫,破壞周邊的骨質。
有些家長對帶孩子去拔牙顧慮重重,要么是心疼孩子受不了拔牙的疼痛,要么是擔心打麻藥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拔除滯留的乳牙和普通的 拔牙不同,正在換牙中的乳牙牙根已經被部分吸收,拔牙時并不像想象的那樣痛,如果乳牙搖動得比較厲害,甚至只需在牙齦黏膜表面輕輕地擦點麻藥后,即可拔 除。
食物太精細導致“換牙難”
張女士注意到,不僅僅是她自己的孩子,周圍很多朋友的孩子都遇到了這種乳牙滯留的情況。她感到很不解,說“我們小時候換牙時,自己輕輕一拔乳牙 就掉了,現在的孩子換牙怎么如此難?”胡飛解釋,門診中他們也注意到,乳牙滯留現象的確越來越普遍,這主要與現在孩子的飲食太過精細有關。
最初在每個乳牙牙根的下方,有一個恒牙胚逐漸發育長大,并向口腔方向生長。恒牙在萌生過程中,一方面壓迫乳牙根與恒牙胚之間的牙槽 骨,并通過破骨細胞的作用,使骨質吸收變薄,直至完全被吸收;另一方面直接壓迫乳牙根,使乳牙根漸漸吸收,變得越來越短,直至完全消失。于是乳牙便開始脫 落,恒牙逐漸長出。孩子吃東西時,咀嚼力的刺激是可以加速乳牙牙根的吸收的。如果孩子的飲食過于精細的話,口腔咀嚼功能弱化,就可能導致乳牙牙根沒有及時 吸收,而出現乳牙滯留。
知道了恒牙生長的空間被占據,讓孩子從小飲食不要過精,加強咀嚼功能訓練,可以減少乳牙滯留,并促進下頜骨的發育,有利于恒牙排列 整齊。多些咀嚼訓練還有另一個好處,減少牙齒錯位生長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