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fā)燒勿頻繁換藥物理退燒快
寶寶感冒發(fā)燒是很常見的事情,當寶寶發(fā)燒時,家長要多給孩子喝水,而且還不能頻繁的換藥,專家建議家長可以給孩子試試物理退燒的方法,下面是專家的詳細介紹:

1、普通感冒多喝水。
如果寶寶只是一般感冒,發(fā)燒不到38度就別吃藥,大量喝水,因為多喝水就能通過腎臟排毒。給寶寶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別去公共場合,護理好了就沒事。如果寶寶發(fā)燒38.5度以上,就吃點退燒藥,大量喝水。一般感冒發(fā)燒80%病毒引起的,所以要吃就吃些抗病毒的中成病,如清熱解毒口服液,雙黃蓮口服液等,沒必要吃抗生素類的藥。如果是合并細菌感染才需要用抗生素類的藥。
2、不要頻繁換藥。
任何一種藥吃后要觀察2-3天,讓藥在血液里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殺死細菌、抵制病毒。有的父母在這家醫(yī)院看了一見不好,又換到另一家醫(yī)院,又開了另外幾種藥。頻繁換藥尤其是換抗生素類的藥,反而造成孩子機體免疫力下降,腸道里正常細菌和異常經菌都被殺死了。正常細菌沒有了,異常細菌就很容易活躍。而且容易產生抗藥性。
3、常用的物理退燒法:
35%酒精擦浴: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fā)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fā)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準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溫水等量,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時,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從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進行,腋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fā)紅,有利于降溫。注意嬰兒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溫水洗澡:洗澡能幫助散熱。如果寶寶發(fā)燒時精神狀態(tài)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jié)在27~37攝氏度。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熱水泡腳: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不適。寶寶發(fā)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于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于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fā)燒帶來的不適感。
冰袋冷敷: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tài)變成固體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醫(yī)用硅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柜,凍成固體后取用。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tài)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冰枕: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y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里,敲成小塊,用水沖去棱角,裝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凈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
寶寶發(fā)燒多給寶寶喝水是沒錯的,多喝水可以加速新城代謝,有助腎臟排毒,另外不要頻繁的換藥,這樣對于疾病的康復是不利的,另外家長最好給孩子用物理方法退燒,這樣沒有副作用,還安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