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孕媽媽孕期的誤區
在孕媽媽懷孕期,孕媽媽不管是在飲食習慣還是生活習慣上都很注意,即使是這樣,也有孕媽媽對孕期的注意事項有很多誤區,具體是哪些誤區呢?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走出孕媽媽孕期的誤區?又如何解讀孕媽媽孕期的誤區呢?
一、 忽視孕前、孕期檢查
案例:小王(化名)是不小心弄出“人命”來的,但她根本不知道有早孕檢查這回事,三個月后小王到醫院檢查,卻被告知胎兒可能會有點問題,因為她未根治的陰道炎可能會對胎兒造成感染。心急的小王只得四處求醫以保住胎兒。
解讀:一般來說,計劃懷孕可以降低孕期風險,因為通過孕前檢查,很多不利于胎兒的疾病都要先治愈才受孕。但是并不意味著懷孕后的檢查不重要,很多人會忽略早孕檢查,受孕三個月后才到醫院確診妊娠,其實這很危險,因為早孕階段是容易造成流產的危險時期,忽視了早孕保健,對母子健康極為不利,甚至可導致嚴重后果。從另一方面說,如果是需要做人工流產,最好能在早孕期間,也就是孕8周以前進行,拖得越久,危險性就越大。
二、 抗拒做B超、彩超
案例:韓女士(化名)懷孕后,聽說做太多B超對孩子不好,就一直沒去做早孕B超。后來,在聽了醫生的勸說后,在懷孕三個月時做了B超,居然檢查出一個很震驚的結果,“醫生說我有雙子宮,不過幸好只是其中一個子宮受孕,沒有大礙。且聽說有些人也有雙子宮,如果出現下體流血,如果不能判斷清楚是受孕的子宮流血還是沒受孕的子宮流血,將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
解讀:很多孕婦對孕期做B超很有抗拒心理,擔心放射性物質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但其實,并沒有相關數據表明做B超影響胎兒。如果抗拒不做B超、彩超,一些異常情況反而得不到及早發現。
一般而言,早孕期,也就是8周以前需要做一次B超以確定精子的著床位置,12周再做一次,檢查胎兒的頭骨、脊柱和四肢,未發現異常后再立卡,24~28周,做一次彩超來全面觀測胎兒是否有兔唇或心臟畸形,32周再做一次以檢查胎兒在子宮內的生長發育是否受限。接下來就是懷孕后期的B超,要檢查羊水量及胎盤情況。臨產前也需要再做一次以確認胎位。也就是說,一般人做5~6次B超是必要的,不過也因人而異,例如孕婦肚子突然長得很快,或者幾乎不長,都需要通過B超檢查來及時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