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母親提醒女兒:哪怕先結婚后離婚,也比當剩女強
一位老母親提醒女兒:哪怕先結婚后離婚,也比當剩女強
最近關于袁姍姍在《我家那閨女》當中遭遇自己母親逼婚的一幕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袁媽媽看來,自己女兒已經32歲了,還不趕緊結婚的話,將來市場更加萎縮。目前社會,大齡未婚女性處于食物鏈的末端,比離異的男女處境還要尷尬。
當女兒反問她:“你是想讓我現在結婚離婚,還是6、7年后結婚。”她母親的回答頓時震驚了包括袁爸爸在內的所有在場親人。一位老母親提醒女兒:哪怕先結婚后離婚,也比當剩女強。
01
這個回答在袁媽媽看來,非常符合上一輩人的婚戀觀,愛情不能當飯吃,婚姻就是找個伴而已。
許多人并沒有什么太強烈的愛情,可是也這么幾十年風風雨雨攜手走過來了。感情沒有,可以婚后慢慢培養,時間那么長,一切皆有可能。但女人的青春就只有這么長,一旦錯過,就想找個人將就都將就不了了。
對于妻子的想法,袁爸旗幟鮮明地表示了反對,他認為這種態度不負責任,將就的感情沒辦法長久,他還是希望自己女兒能找個到能和她在一起、兩情相悅的男人。當然,袁珊珊也無法接受這種觀點,她認為短時間找個男人不現實,至少得花幾年的時間了解彼此的個性、三觀。
02
其實有袁媽媽這種觀點的長輩,在中國社會相當普遍,并不在少數。比如蕭蕓的媽媽也是如此。女兒三十一過,她已然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
“小蕓,聽媽媽一句勸吧,就從相親的那些看起來還不錯的男人里面挑一個相互看得順眼的人趕緊結婚,省得別人認為你有問題。你看人臉色、父母跟著聽閑話,走在外面頭都抬不起來。現在的人嘴巴毒得很,平時沒事還專挑你膈應的地方刺,如果三句兩句話不對付,便開始指桑罵槐,你是不知道那些人在我面前故意炫耀自己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的德性,分明就是打臉,太讓人難堪了!”蕭媽媽只差沒掉眼淚了。
03
與袁珊珊一樣,蕭蕓的反應也是問自己母親,如果兩個相互之間并不了解的人倉促走到一起,婚后因為各方面的事情處不好,鬧得要離婚的地步,那時候自己豈不是比現在還被動?”
可她媽媽的反應是:“離過婚也不打緊,用不著躲躲藏藏,偷偷摸摸,就算是生過孩子也不打緊,至少人生的所有大事跟任務你都完成了。更不必冒充大齡剩女,可以坦坦蕩蕩地活。兩者相比,反而是后者更丟人,嫁不出去有什么驕傲的!這個道理,就跟你向銀行貸幾十萬買房一樣,也比手頭沒房要好。最起碼聽起來要體面風光得多。”
真的,在大多數人看來,這種話話糙理不糙。中國人一輩子辛苦,就為有片瓦遮頭;一輩子期盼,就是有個人可以生兒育女,完成繁衍子嗣的任務。
04
你還別認為蕭媽媽保守,她的想法很新潮。她勸女兒差不多趕緊結婚的理由與目的有兩個:
第一:老輩人總認為,現在的年輕人還跟他們以前那樣,只要走進婚姻,就不會輕易離婚。湊合著湊合著,就走完一輩子了,婚姻在于磨合。
他們是過來人,親眼看到多少愛得死去活來的情侶最終勞燕分飛,而那些因人介紹,平平淡淡的夫妻卻最終走到了最后。
第二:就算最后因為感情不合的問題離了婚,但你總算過了婚姻關,或者生了孩子,等于人生的這個任務也變相完成了。接下來如果遇到合適的,可以考慮再婚問題,如果沒有,一個人呆著,或者跟人多談幾次戀愛、同居、試婚之類的,別人的眼光與反應也就沒有那么奇怪了。老姑娘與離婚婦女之間的行為標準已不同,自己閨女也能活得痛快一些,不必總遭人非議了。
三點評價:
說真的,這種想將大齡未婚女性先引誘進婚姻,再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在中國一部分父母腦海當中還根深蒂固。他們始終認為,未婚比已婚弱勢,社會輿論大,連帶著家人也跟著丟人!只要結了婚,一切都好說。
小兩口過日子,身為家長還可以在一旁督促與調和,必然有方法讓他們安全過下去,至少先解決婚事、生下孩子再說。可是婚姻不等同于兒戲,賭的是一輩子的幸福。有些事情,成本大了,因此而受的傷害也就大,受個傷都得在醫院躺一陣子,更何況感情與婚姻受過重創呢?
人的性格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到時候年齡也大了,婚也離了,個性也因為這些事情受了很大的影響,想重新出發尋找幸福,哪有那么容易,終將因為輕率而受到最深的傷害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 標簽:清典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