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中上演“地天板”*ST雛鷹退市風險解除?
連續13個交易日股價低于面值后,曾被市場戲謔“豬被餓死”、“以肉償債”的*ST雛鷹(002477)在7月24日迎來關鍵的一天。繼前兩個交易日跌停后,*ST雛鷹7月24日的再次開盤跌停讓公司成為“面值退市第二股”的風險加大。不過,*ST雛鷹盤中上演“地天板”,這也為其在接下來的6個交易日擺脫面值退市風險增加了一定的機會。7月24日晚,*ST雛鷹發布公告稱,近日分別與供應商河南方牧商貿、鄭州牧康貿易、河南牧達商貿簽訂了合作協議,將分別出資成立公司,開展生豬養殖業務。對此,深交所火速下達關注函,要求*ST雛鷹結合本次交易的必要性,說明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影響股票交易、抬拉股價的情形。
從跌停到漲停的“營救”
“命懸一線”之時,*ST雛鷹股價在低于面值的第14個交易日盤中上演從跌停到漲停的逆襲一幕。7月24日開盤,繼連續兩個交易日跌停后,*ST雛鷹在巨量拋單下,開盤股價再次被封至跌停板。東方財富數據顯示,*ST雛鷹開于0.77元/股,下跌4.94%。開盤后許久,在大量賣單的拋售下,*ST雛鷹一度被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
需要指出的是,7月24日已經是*ST雛鷹連續第14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經北京商報記者計算,若*ST雛鷹不能在7月24日打開跌停,*ST雛鷹在接下來的6個交易日需要連續漲停股價才能重回一元。“然而,一只股票連續在6個交易日內漲停并非易事。”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如是說,早盤的跌停給*ST雛鷹恐成為繼中弘股份之后的“面值退市第二股”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不過,早盤跌停許久后,*ST雛鷹盤中股價上演“大逆襲”。在上午9時55分48秒、51秒、54秒,分別有45.64萬手、24.64萬手、14.91萬手大單成交之后,*ST雛鷹跌停板被撬開。之后,*ST雛鷹股價快速拉升,盤中更是一度多次觸及漲停,甚至午間收盤最后一分鐘*ST雛鷹再次觸及漲停,股價報0.85元/股。但截至午間收盤,*ST雛鷹未能封上漲停板。
值得一提的是,午后開盤不久,*ST雛鷹在大量買單的“搶籌”下,下午開盤即被封上漲停板。截至7月24日收盤,*ST雛鷹股價報收0.85元/股,上漲4.94%,買一席位上尚有2.4萬手買單排隊等待買入。
整體來看,*ST雛鷹全天成交量達到212.82萬手,成交金額為1.71億元,換手率10.8%,盤中最低價0.77元/股刷新*ST雛鷹上市以來股價新低。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ST雛鷹股東戶數為18.42萬戶。“對于投資者而言,這個時點進入無異于豪賭,投資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理性投資。”提及*ST雛鷹7月24日的股價表現,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關鍵的最后6個交易日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僅發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通過深交所交易系統連續20個交易日(不含公司股票全天停牌的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股票面值,深圳證券交易所有權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截至7月24日收盤,*ST雛鷹股價已經連續14個交易日低于面值。這也意味著在未來6個交易日內,若*ST雛鷹不能重回一元,*ST雛鷹面臨的是“面值退市第二股”的命運。
“7月24日由跌停到漲停也為*ST雛鷹贏得更多的機會,接下來,*ST雛鷹則面臨著關鍵的6個交易日。”資深投融資專家許小恒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經北京商報記者計算,以*ST雛鷹7月24日的收盤價來看,*ST雛鷹需要連續4個交易日漲停才能重回一元。若在最后期限重回一元,*ST雛鷹每天的漲幅需為3%左右。需要指出的是,在7月24日打開跌停板前,*ST雛鷹股價連續2個交易日跌停。若*ST雛鷹在接下來的一個交易日跌停,那么留給*ST雛鷹的則又是必須連續在剩余的5個交易日內漲停才能重回一元的挑戰。
縱觀*ST雛鷹股價“跌落”史,自今年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以來,公司股價便進入下行通道。因年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雛鷹農牧在今年4月26日起被ST。當時,*ST雛鷹非標準審計意見審計報告涉及事項的詳細情況包括,*ST雛鷹因資金短缺,無法償付到期債務而涉及較多的司法訴訟,導致部分銀行賬戶、資產被司法凍結,*ST雛鷹的生產經營受到不利影響,持續經營存在不確定性。
披星戴帽之后,*ST雛鷹股價便連續11個交易日“一”字跌停。東方財富數據顯示,4月26日-7月24日,*ST雛鷹股價累計跌幅達到70.38%,在此期間大盤則下跌6.47%。隨著股價的大跌,*ST雛鷹總市值也大幅縮水,以*ST雛鷹4月26日前一個交易日的總市值計算,截至7月24日收盤,*ST雛鷹市值蒸發逾60億元。7月24日收盤,*ST雛鷹總市值僅為26.6億元。
債務解決進展引關注
對于*ST雛鷹而言,“壓倒”公司的無疑是債務危機的持續發酵。截至目前,*ST雛鷹債務解決情況如何無疑是市場關注的問題。
*ST雛鷹以生豬養殖業務為主,農產品貿易、食品加工、互聯網平臺圍繞生豬養殖協同發展,在資本市場有著“養豬第一股”的稱號。2018年前,公司在上市后除2014年歸屬凈利出現負值以外,其他年份歸屬凈利均為正值。
2018年下半年,*ST雛鷹爆發了債務危機。2018年,*ST雛鷹歸屬凈利潤出現高達逾38億元的虧損額。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ST雛鷹逾期未償還債務余額合計為31.49億元。今年一季報顯示,雛鷹農牧總資產196.37億元,流動負債為149.1億元。期末,公司貨幣資金4.2億元,而短期借款以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達82.71億元。
*ST雛鷹的逾期債務則在不斷增加。7月9日的公告顯示,*ST雛鷹新增近3億元債務逾期。在此之前,*ST雛鷹新增3億元債務在6月1日到期。更早前的5月3日,*ST雛鷹則有1億元債務到期。
在此前的終止風險提示公告中,*ST雛鷹曾表示,公司管理層正在與相關債權人積極推動債務重組相關事項,努力解決公司債務問題,為后續公司的持續經營提供有力保障。
針對公司債務解決進展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致電*ST雛鷹進行采訪,但對方電話未能接通。
北京商報記者 高萍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