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排座位,學霸都坐哪?老師揭秘“學霸區”真正位置!
新學期排座位又成為家長關心的問題。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成績好壞與座位有很大關系,甚至借用網絡熱詞“C位”來形容,仿佛孩子坐上“C位”,就可以一躍變成學霸。
“理想座位”真能實現爸媽理想嗎?
"我們孩子個子小,可一定要安排坐前面啊!”
"這孩子老走神,能不能給安排在前兩排坐?在老師眼皮子底下也許能更專心聽講。”
"我家孩子眼鏡度數又上升了,老師可以把咱們座位調前一點嗎?”
"我們家孩子最近成績下滑得厲害,都是因為他的同桌不好好學習影響他。”
"我們家孩子和她同桌關系不好,上學期沒少回家跟我哭鼻子,這學期,我一定和老師好好說說給她換一個同桌。”
乍聽之下,爸媽心目中的理想座位,確實很不錯,既照顧了身體有特殊情況的孩子,又能讓熊孩子們秒變學霸。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班主任們異口同聲地回答:NO!
孩子能否集中注意力,和位置前后沒有必然的關系。
老師通常對全班孩子一視同仁,并不會特別關注前排的孩子,上課時也都是前后走動,不會只盯著前排的孩子看。
當然,也不排除有的孩子因為坐在老師跟前,會產生一種心理暗示:要在老師跟前好好表現,否則做什么小動作立刻會被發現。
如此一來,再調皮的孩子也會變得守規矩,好好聽課,肯定有利于促進學習成績。
總之,坐前排到底能不能秒變學霸,關鍵還是看調換座位是否對孩子產生這種心理暗示。所以,理想座位的效果因人而異。
家長眼中容易出學霸的“黃金座位”
有趣的是,第一排居然沒有入選“黃金座位”。原因是家長認為第一排靠近黑板,容易吃粉筆灰,雖然現在很多學校已經使用白板。
不過,第一排沒有進入“黃金位置”也有道理,老師一般不會在第一排停留。老師們說,家長會以各種理由來要求坐中間靠前位置,最常見的借口是:近視。
按照資深班主任的經驗,學霸經常出沒的位置其實在這里:
為什么靠后排的位置反而是學霸聚集區?
許多爸媽覺得:前排孩子受關照,這個觀點是個誤區。老師在教室里轉悠時,往往是在后排停留時間略長一些。因為在后排老師站著不會打擾到其他同學,所以會多指點同學幾句。
而且學生座位基本是按身高從低到高排的,相對來說:個子矮的同學,尤其是男生,自我保護意識會略強一些,有時不太容易接受老師和同學的建議。而坐后排的高個同學,似乎更陽光一些,聽得進建議和意見,進步會比較快。
老師也說,這張位置圖僅僅是相對而言,并不表示坐前排的同學里就沒有學霸了。
對于排座位的建議:
順其自然,不要刻意。成績好不好,和座位沒有必然聯系,關鍵還是看孩子的領悟能力、行為習慣,以及心里是不是憋著那股勁。
教室不同“地段”對孩子影響沒那么大
"排座位”對于孩子的影響其實并沒有很多家長想的那么大。
對于座位的糾結其實更多的是來自于家長的焦慮。首先,現在解決了大班的問題,一個班里就40幾個孩子,“最后一排”也不過是第五六排,不存在老師關注不到的問題。
其次,老師上課會有針對性地提問,也會走下講臺,孩子即使想在后排搞點小動作,老師也能及時發現。
如此看來,只要通過合理的方式,座位管理的難題一定可以得到有效地解決。家長們,也不必太擔心啦。
對于視力有問題的孩子,醫生這樣建議
坐后排的同學也有好處,坐得太靠前反而容易近視,低年級孩子坐5米以外對視力最好。
對于網傳的“黃金座位”,眼科教授醫生卻并不認同。低年級的孩子都有一定度數的遠視儲備,坐得離黑板太近,遠視儲備消耗得越快,反而容易近視。
專家說,孩子的視力正處于發育階段,坐在5米以外對視力是最好的,算起來也就是教室第四排往后的座位。
專家表示,坐在旁邊其實沒有關系,只要不是長時間固定坐在那里,就不會引起斜視。比較理想的辦法是教室的前中后排輪換著坐。
- 標簽:紅星閃閃簡譜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