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玻璃心有時是爸媽過度保護!5招增強挫折忍受度
為孩子做好旅行的準備,而不是幫孩子安排好旅行,現代人有多玻璃心,我們其實不難發現,而極低的抗壓性其實也會衍生許多隱性社會問題,尤其在這個網絡虛擬世代,增加孩子的抗壓性也就成了一大熱門話題,因為隔著屏幕的匿名,攻擊強度往往會更勝面對面。
經驗,是父母送給孩子最棒的禮物
要成為獨立又有韌性的大人,孩子們需要成千上萬的經驗。當孩子落單的時候,如何自行判斷風險,練習處理挫折、沉悶、人際沖突等等。某些情況或許父母會待在旁邊,幫忙留意孩子們的人身安全,但若是一般爭執,父母不如放手看看孩子會如何解決。
5招讓孩子的心不再是易碎品
先假設孩子這個月都比上個月更厲害。
每個月問問他們認為自己能面對什么困難或挑戰,例如走到幾條街外的商店買東西、自己做早餐,或是開始幫忙遛狗賺點零用錢。在他們遇上困難或可能做錯的時候,請按捺插手幫忙的沖動。從錯誤中學習雖然不如直接指導快,但往往效果更好。
讓孩子嘗試更多小冒險,讓他們在跌跌撞撞中學習。
孩子需要‘自己服用’危險的機會。我的孩子特喜歡去工地玩,建筑材料,廢木料、槌子和釘子都玩,還不小心用槌子打到手指,他皺皺眉,甩甩手,接著繼續釘。他打到手兩次,但興致一點不減,那天也學會怎么釘釘子。
協助孩子熟識附近的孩子
應該找得到和你一樣決心避免過度保護的鄰居,讓這些家庭的孩子一起去附近公園或誰家院子玩。你必須和其他家長一起訂出界線和指引,確保孩子們的人身安全,讓他們沒有受重傷的危險,懂得團結互助,也知道有人受傷時該怎么處理。跟有人看管的游戲時間和大人安排的活動比較起來,孩子在這種團體里更容易發展成熟,養成韌性。
讓孩子去要過夜的夏令營
不帶電子設備過幾個星期,讓孩子發展自身興趣。孩子們在那可以自己選擇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但即使是較為專門、興趣導向的夏令營,有些也符合這項條件。重點是讓孩子不受大人指導,把大人培養技能的考慮擺在一邊,讓他們為興趣而玩或從事些活動。
鼓勵孩子多多參與有產值的爭執
誠如心理學家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所說,最有創意的人往往是在吵吵鬧鬧的家庭長大的?墒,現在不但少有家長會教孩子怎么吵得有產值,我們還阻止兄弟姊妹拌嘴,自己也關起門來吵。學習如何提出和接受批評而不感到受傷,其實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技能。重要的思想家只跟自己尊敬的人進行深度爭論。格蘭特為爭執提出以下4項原則:
讓爭執像辯論,而非沖突。
講的時候當自己是對的,聽的時候當自己是錯的(而且愿意改變自己的想法)。
以最尊重的方式詮釋對方的觀點。
大方承認有些部分你贊同批評者的論點,為你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東西致予感謝。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