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需求寶寶大哭,小心引發嬰兒摒息癥猝死!
超黏媽媽!煮個晚餐兒子竟哭到昏倒!
最近在媽媽群內,看著這樣的吐槽:最近這幾天孩子真的非常的黏我……沒事就想黏在我身上,也不是一定要抱。但他就想能碰到我!!剛好這天晚上有朋友來家里,我去廚房準備晚餐,請朋友幫忙陪兒子,但孩子就是瘋狂要找媽媽,當我再次把孩子交給朋友,正要進去廚房時,嚇到了:
孩子整個崩潰,一個哭的大吸氣就沒聲音了(因為他不是第一次哭那么用力)所以隔幾秒打算再說。奇怪!他這次聲音也憋太久沒哭出來!然后就在我轉身的時候,孩子已經從站著的姿勢倒在地上,馬上沖去抱他時他已經嘴唇發紫臉發白(還是沒哭出聲音),我趕快抱起他時,他就先翻白眼然后閉眼昏倒在我身上。
當時我嚇得腦子空白、心臟都快停了,趕快一直拍他、叫他,幾秒鐘后,兒子突然像嚇到一樣地張開眼睛,接著出現一整個‘冷靜+呆滯臉’,趕快給他喝點水、一直跟他說話,讓他慢慢恢復,雖然現在看起來已經一切正常,但想到那個畫面還是很抖。
這位媽媽群內的吐槽,許多網友媽媽回應孩子也發生過類似情形:
‘我們家的也發生過!!他3歲多,真的是大哭然后突然完全沒有聲音、整個臉變黑,我要嚇死了!趕快拍他叫他名字叫他呼吸!還怕他咬舌頭把手戳到他嘴巴里,幸好也是搖一下就又哭出聲,那個畫面我真的是一輩子也忘不了以為我兒子要死了。事后我問我的醫生同學,建議可以去看看有沒有小兒癲癇的問題,看了醫生后醫生覺得應該可以排除小兒癲癇,但這種狀況到小學前都可能會發生,如果之后再發生,可以按壓人中,或是任何可以讓他痛的方式,像是捏他之類的吧我想,讓他痛到哭出來就好了!害我現在都不敢讓他哭太激動。’
‘我侄子剛出生的時候有過一次,我只記得發生的當下要趕快讓他恢復意識,當時大家都快嚇死了!從此之后大家都不敢讓寶寶太激動。’
‘用力地按她肩膀,因為哭得太猛沒換氣,讓她痛一下就會換氣了,我女兒也昏倒過。’
‘以前很常發生,現在習慣了,大概先看狀況不對就先讓他轉移注意力了!
爸媽別輕視!兒科醫生:患‘嬰兒摒息癥’的寶寶不在少數
嬰幼兒發泄情緒、表達憤怒或難過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哭泣,通常通過適當的安撫后,寶寶就會停止哭泣,但對于某些呼吸生理調節系統未健全的寶寶(以6個月到2歲為好發期)來說,大哭卻可能引發‘嬰兒摒息癥’發作,哭到一半會突然變得較安靜,之后就出現呼吸中止、發紺或臉色蒼白甚至意識喪失的情形,通常維持約2~20秒,寶寶就會自己慢慢恢復過來。
有‘嬰兒摒息癥’的寶寶不在少數,大部分的癥狀輕微,5歲后呼吸調節系統發育完全就會自行痊愈,父母不用過度憂慮。但是病情較嚴重或個性脾氣固執,容易生氣大哭的寶寶發作頻率和癥狀可能會比較嚴重,過去甚至也曾有極少數寶寶大哭后病發,導致腦部缺氧猝死的可怕案例,因此需要家長特別注意,如果發現上述的情形最好盡快帶孩子到醫院接受檢查為佳。
另外,當孩子出現不恰當的行為時,為人父母當然要糾正。但每個孩子的氣質個性天生就不同,教導方式就應有所變通。有些孩子天生的氣質就是堅持度比較高,也就是比較固執。面對這樣孩子,家長千萬不要用激動的情緒去硬碰硬,這不但會強化孩子的壞脾氣而且可能誘發‘嬰兒摒息癥’;建議可以軟性、耐心的方式調整兒童不當的行為。
某些心臟或神經系統疾病及貧血問題等也可能有類似的癥狀,但‘嬰兒摒息癥’只會在孩子大哭的時候發生。家長若發現寶寶大哭時有上述癥狀發生,請不要過度慌亂,可通過適當的安撫或注意力的轉移讓寶寶停止哭泣平靜下來,若發生次數頻繁,可利用手機錄下孩子發作時的癥狀,到小兒科鑒別診斷。如果確定寶寶真的患‘嬰兒摒息癥’,通過定期的追蹤治療幾乎都會得到良好的改善。
高需求寶寶極度黏人、反應激烈、堅持度高,更要小心不要哭過頭
尤其是高需求寶寶更需要注意!11項高需求寶寶特質:
1. 反應強烈:一不順他意就開始哭。
2. 容易激動:遇到挫折非常激動。
3. 感覺敏感:一定要固定的人陪伴或處于熟悉環境,對各種變化很敏感,不太能接受改變。
4. 需求很多:尿布一濕就馬上要換,肚子一餓就馬上要吃,父母沒注意到寶寶給的訊號,就會大吵大鬧。
5. 堅持度高:一定要有人抱才會安靜等。
6. 活動量大:整天精力充沛。
7. 難入睡容易醒:環境中出現小刺激,就容易醒了。
8. 難以預期:今天安撫的方式有效,明天可能就失效,每天爸媽都要變化不同的招數。
9. 極度黏人:無時無刻都要大人陪著。
10. 無法自我安撫:訓練3~6個月大寶寶的睡眠規律時,高需求寶寶較難自我安撫,即使爸媽用了各種安撫方式如:奶嘴,可能還是沒用。
11. 嚴重分離焦慮:他們的分離焦慮會比一般寶寶來得早、更晚消失,嚴重度比一般孩子更強烈。
高需求寶寶極度黏人、反應強烈、容易激動、堅持度高,更要注意是否因哭得太強烈而引發‘嬰兒摒息癥’,若哭得太久或太激烈千萬別置之不理,以免孩子哭到病發,導致腦部缺氧猝死的遺憾。
- 標簽:蓮的心事 烏蘭托婭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