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沒鬼,為啥要兒大避母?”心理學:父母和孩子的親情并不純潔
2月18日,在江蘇南通,一位3歲的小女孩被爺爺開玩笑的碰了下。小女孩瞬間“爆炸”,奶聲奶氣卻很嚴肅地說: “你在干嘛!男孩子不能摸女孩子。”
(圖片來源:頭條新聞)
視頻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認為女孩很不禮貌,畢竟是爺爺,有點過了……
女孩媽媽則回應:這是因為從小就教女兒男女有別。小康君很贊同媽媽的做法, 因為性別意識,的確需要從小樹立。
俗話說得好:三歲見大,七歲見老。但是,卻很少有父母意識到,孩子幼年時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影響孩子一生的觀念和行為。
為什么要兒大避母?
1
親人之間并沒有純潔的親情
(圖片來源:網絡)
2
父母和子女的關系,決定子女婚戀關系
婚戀關系是母嬰關系的翻版。換一種意思來說就是,無論是誰,長大之后愛上的都是幼兒時期的媽媽。她給了你幼時媽媽所沒有給你的,所以你喜歡、愛上她。兒大不避母會造成什么后果?
(圖片來源:www.pexels.com)
1 喪失邊界感
2
戀母情節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復雜的,倘若媽媽在兒子幼時不注意分寸,不懂得避諱,很容易造成孩子對媽媽有別樣的情感。當然,很多時候個體并不能意識到這個問題。
3
沒主見、缺乏責任心
身為父母,
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分寸?
1 3歲之前:貼身照顧
2
3歲之后:保持距離
分房或是分床睡,減少和孩子的親昵行為。例如,媽媽和孩子不宜再嘴對嘴親吻,不宜再帶孩子去公共澡堂洗澡。
尊重孩子的隱私,媽媽在孩子面前衣著得體,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換衣服。
(圖片來源:www.pexels.com)
孩子3歲之后,就開始有性別意識了。所以異性父母要注意對待孩子的方式,不要有過分親密的行為。張亮就曾在參加的時候說“不會親女兒的嘴”。
父母對子女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種,日常生活中,凡事要注意尺度。
你們身邊發生過“兒大不避母”,讓人毀三觀的事情嗎?評論里一起聊聊吧~
如果喜歡今天的內容,別忘了分享文章和點「在看」哦~
- 標簽:幻痛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