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個父母要想生出高個寶寶,孕期做好兩件事,娃出生后“猛漲個”
俗話說:“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不少父母被這句話誤導,擔心自己的身高會限制孩子長個,其實不然。
矮個子父母難道就不生出高個寶寶嗎?
不是。在遺傳學上,爹媽對孩子身高的遺傳度分別為0.89和0.87,對孩子身高的影響約各占50%。
大量研究表明:遺傳對寶寶身高的影響占60%,而剩下的30~40%都來自于后天因素。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對于基因不占優勢的孩子來說,依然有三四成逆襲成大高個的機會,那么有哪些科學的辦法能讓孩子打破遺傳的“制約”,身高突破“家族史”呢?
三個科學長高技巧,矮個父母也能生出高個寶寶
1、緊抓受孕時間
研究發現,人的身高與出生季節有關,人體的生長速度在一年中并不相同,春天出生的嬰兒比其他季節出生的嬰兒更高,長得最快的在5月份,其次是6~10月份。
5~10月份萬物生機勃勃,此時人體內各器官和細胞的功能十分活躍,體內生長激素分泌增多,生長速度最快,搭配營養、睡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孩子出生后0~2歲剛好是身高的一個突增期,因此父母只要算好受孕時間,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合一,孩子便能贏在身高起跑線上,按照這樣來算,最佳受孕月應是7~8月。
2、緊抓懷孕期
雖說新生兒出生時基本上身高在50厘米左右,但是出生后的增長速度卻在孕期就拉開了差距。
孕媽孕期做好兩件事,寶寶出生后猛長個,這一點是幫助孩子突破父母身高遺傳最重要的一步。
a、營養補到位
胎兒只有吸收到全面、均衡的營養物質,才能為出生后的長個奠定基礎,有研究表明,孩子在胎兒時期營養不良的話,以后也很難長高。像葉酸、DHA、鈣、鐵、膳食纖維等等,孕媽都得安排上。
b、睡眠要充足
孕媽只有每天保證充足、優質的睡眠,才能為胎兒提供一個健康的發育環境,孕婦長期熬夜,胎兒易出現發育緩慢、體重偏輕的情況,對以后的長個影響很大,畢竟在娘胎里就慢半拍,出生后也難追趕上。
3、緊抓身高猛增期
孩子的兩個身高猛增期分別是嬰兒期0~2歲、青春期(男孩13~15歲,女孩11~13歲)。
經長期實驗證明:在所有的非遺傳因素中,運動、情緒、睡眠以及營養對孩子身高的影響最大,那么父母不如從這4各方面入手。
a、保證孩子的睡眠充足
睡眠是一個人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當孩子進入深度睡眠時,體內的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
不同時期孩子的睡眠時間不一樣: 剛出生時每天要睡20個小時,2~6月的時候為15~18小時,6~18月的時候為13~15小時,18月~3歲的時候為12~13小時,3歲~6歲的時候為11~12小時,7~12歲的時候為10~11小時,12~15歲的時候為9~10小時,15~18歲的時候為8~9小時。
晚上9點~凌晨1點、早上5點~7點是生長激素分泌達到峰值的時間段,所以小寶寶最好在晚上8點半,最遲不超過9點半入睡。而上學的孩子最好是在10點半前入睡。
b、營養充足
寶寶出生后盡量母乳喂養,由于不同時期所需的營養物質不同,父母根據孩子年齡搭配不同的飲食,千萬不要給孩子吃保健品,這樣只會“揠苗助長”,導致孩子骨骺提前閉合,短期內快速長高,卻提前停止長個。
c、加強運動
人體的身高取決于骨骼的生長發育,其中下肢長骨的長短直接影響高矮。青春期下肢長骨生長的最快,此時孩子要多做投籃、跳繩、摸高等彈跳性運動,能夠加快骨骼的發育。
一般情況下,人的骨骺在14、15歲時閉合,一旦骨骺閉合,很難再長高,而運動是最有效的方法。
運動能促進孩子的血液循環,加快身體新陳代謝,使骨骼組織供血增加,促進骺軟骨細胞的增殖,骨骼發育生長更旺盛。調查顯示,同齡孩子中,經常運動的孩子比不愛運動的孩子平均要高4~8cm。
d、心情好
研究表明,過大的壓力和不良情緒會造成人體內分泌功能失調,使生長激素分泌不足,身高受到限制;同時會讓腸胃道功能紊亂,導致孩子胃口不好,吸收能力變差,久而久之,導致營養不良,發育緩慢。
因此,不管是嬰幼兒期還是青春期,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緒,不要讓孩子處在壓抑、悲觀、恐嚇等負面情緒環境中。(MZ)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