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90后夫妻說離就離,有了孩子也不回頭?原生父母是關鍵
為何現在90后夫妻說離就離,有了孩子也不回頭?原生父母是關鍵
文 | 幸孕媽(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在離婚冷靜期開始的前三個月里,很多也在關注它的作用,有最新消息稱,在某些城市,因為離婚冷靜期的出現,60%的夫妻放棄了申請離婚。
但這真的代表離婚的人數在減少嗎?有律師事務所的工作人員反應,雖然正常申請離婚的人減少了,但是起訴離婚的卻變多了。
如今的90后夫妻,“說離就離”
由此可見,如今再難的離婚流程都阻礙不了真的想離婚的夫妻,特別是90后夫妻。
他們比起其他年紀的夫妻,更會運用其他的方式來達到自己離婚的目的。
而且,90后的離婚率,也是最多的,明明他們結婚的時間最短,卻在近40%的離婚率中,占了56.7%的比例。
可以說每年大量增長的離婚率里,90后夫妻做了很大的“貢獻”。
因此,很多人也感到疑惑,怎么現在的90后夫妻說離就離呢?按他們的年齡來算,若有孩子,也處于年幼期吧。
如果是70后80后的夫妻,絕大多數會為了年幼的孩子再忍忍,有的夫妻忍到孩子高考,有的夫妻就湊活過了一輩子。
90后夫妻說離就離,與三個方面脫不了關系
社會觀念的開放
如今的年輕人對待婚姻的態度更加開放:
有的人覺得婚姻不是必須的;還有的年輕人不愿“為了結婚而結婚”;更有一部分年輕人覺得,如果雙方不合適,分開就可以了,沒必要痛苦磨合。
有的人覺得婚姻不是必須的;還有的年輕人不愿“為了結婚而結婚”;更有一部分年輕人覺得,如果雙方不合適,分開就可以了,沒必要痛苦磨合。
正因為社會觀念的多樣,許多90后夫妻在結婚不久后發現不合適,也敢離婚了。
經濟實力更強
曾經的夫妻不愿意離婚,特別是一些媽媽們,明明受了委屈,知道這段婚姻不是自己想要的,但因為當了太久的家庭主婦,或個人的收入根本養活不了孩子。
于是,為了孩子或自己,選擇了繼續忍耐。
如今的90后女性,大多受過教育,有更高的收入和更獨立的性格,她們在發現這段婚姻不是自己想要的時,也有底氣離婚,并獨自撫養孩子。
意識到強行在一起對孩子也不好
上一代為了孩子而忍耐的婚姻,其實受傷害最多的還是孩子:
很多網友表示,寧愿自己的父母離婚,也不希望他們當一對怨偶,在家里爭吵。而且在爭吵的時候,喜歡將所有的矛盾集中的小孩身上。
很多網友表示,寧愿自己的父母離婚,也不希望他們當一對怨偶,在家里爭吵。而且在爭吵的時候,喜歡將所有的矛盾集中的小孩身上。
有過這樣經歷的90后夫妻,說什么也不愿意接受同樣的婚姻。
而且,如今的育兒觀念更新得快,沒有過相同童年經歷的人,也能意識到,強行在一起,是對孩子的傷害。
不過除了上文的因素,讓90后的夫妻有底氣離婚外,90后的“任性”“不愿受委屈”也讓他們“說離就離”。
上一輩選擇磨合婚姻,90后夫妻現在選擇“不合適就換”
說起來,如今90后夫妻的離婚理由,在長輩眼里估計是“極其幼稚”的:
“結婚后,才發現兩個人的口味不一樣,吃不到一起去,每次為了吃吵架,不如離了。”
“我坐月子的時候,老公不照顧孩子,一下班就打游戲,覺得孩子有這樣的爹,以后也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于是離了。”
“結婚后,才發現兩個人的口味不一樣,吃不到一起去,每次為了吃吵架,不如離了。”
“我坐月子的時候,老公不照顧孩子,一下班就打游戲,覺得孩子有這樣的爹,以后也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于是離了。”
從網友的評論里也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90后夫妻,因為婚姻的瑣事離婚,也有一些因小事離婚的夫妻,馬上就選擇了復婚。
可能這也是很多年紀大的法官、民政局工作人員不接受部分年輕夫妻離婚,離婚也有了“冷靜期”的其中一個因素。
畢竟在長輩看來,婚姻是需要磨合、修補的,一輩子吵吵鬧鬧或忍忍就過去了,年輕人的做法實在是太幼稚了。
但這也不能說明所有的90后夫妻都是錯的,有時候忍一輩子,成為怨侶,還不如提前分開。
【幸孕說】
當有了孩子之后,婚姻就不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三個人的事:不管是不和諧的家庭氛圍,還是離婚,都是對孩子的傷害。
家長能做了,就是選擇傷害少的那一個。
但如果有了孩子之后,還是因為諸如“家務分配”“丈夫沉迷游戲”之類的瑣事離婚,也能說明這對父母是不合格的。
在雙方還沒有對彼此有清楚認識,沒有劃分家庭責任,感情也沒有穩定的時候,就結婚生孩子。
那小朋友才是最可憐的。
收藏
舉報
- 標簽:2013j家跨年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