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糾結寶寶太瘦了!人人都愛的胖寶寶不一定就好
很多媽媽都希望自家娃像年畫上的寶寶一樣,有著肉呼呼的小臉、白白胖胖的身子、藕段似的胳膊腿……
要是誰能把孩子養成這般模樣,一定能招來很多羨慕的眼光。因為在大家眼里(尤其是老一輩):
寶寶長得胖,就代表 發育好!
寶寶長得胖,就代表 身體健康!
寶寶長得胖,就代表 媽媽本事大!
反過來,要是寶寶長得不夠胖,甚至看起來有一丁點兒偏瘦,那媽媽們可要發愁啦:
怎么辦?我孩子就是比別人家的瘦!
有啥法子能讓寶寶長點肉嗎?
要是可以,我好想把自己身上的肉給寶寶……
(別沖動!你不需要那么多肉,寶寶也一樣不需要啊~)
朵朵一直都是中等身高體重,在標準范圍內。但是我帶她出去時,經常有七大姑八大姨提醒我: “你家小妞偏瘦,是不是挑食啊?你得多讓她吃點!”
甚至還有的阿姨打趣說: “你是不是沒給你家孩子吃東西啊?孩子的臉一直都這么尖,沒見她圓過……”
盡管大家給我提供了很多善意的建議,但我心里淡定得很。因為我知道,孩子喂養情況良好、飲食習慣良好的情況下,不胖不瘦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
而且,和大多數寶寶比起來,
胖寶寶更容易有健康上的問題
1
胖寶寶長大后,瘦下去的可能性很小
據研究統計,嬰幼兒時期肥胖的寶寶,到了兒童期、青春期,也更容易有肥胖的問題。只有大約25%的胖寶寶長大后會瘦下來,而75%胖寶寶長大后還是偏胖。
So,為了不讓孩子在花一樣的年齡,長成一棵多肉植物,那么從嬰兒時期開始就要注意這個問題。
2
肥胖會為孩子一生的健康埋下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官方資料顯示,在全世界范圍內,和肥胖、超重相關的死亡人數,要大于體重不足引起的死亡。兒童期肥胖會使成年期肥胖、殘疾和早逝出現的幾率更大。
此外,肥胖兒童更容易有呼吸困難、骨折風險升高、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問題,此外他們的胰島素耐受能力及心理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3
孩子過于肥胖,容易有性早熟的問題
研究發現,肥胖的孩子更容易有性早熟的問題。而性早熟的孩子,身體越早成熟,身高增長會越早停止。因此,才會有學者提出“發育提早一年,身高減少5厘米”的說法。
此外,性早熟還會讓孩子提前出現第二性征。專家表示,“成人的身體,孩子的頭腦”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性早熟的孩子可能因為自己在外表上與同齡人的不同, 產生自卑、恐懼和不安情緒,甚至導致飲食失調癥、抑郁癥的發生。
了解了“肥胖”帶來的諸多壞處,媽媽們還會堅持認為“寶寶胖一點更好”嗎?
別再有這個執念了,健康的寶寶,一定不是以“胖”為標準的。
“
希望寶寶不胖不瘦?
那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拿寶寶的身高、體重跟其他孩子比
寶寶的生長發育只能和自己比,不能跟別人比。因為父母的身高體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如果你們夫妻雙方都不屬于“大個子”行列的,那就不要對孩子要求太高了。
只要寶寶健健康康的成長,按照自己的節奏生長發育,那就不需要擔憂太多。缺乏科學性的比較,除了給我們帶來更多育兒焦慮,并沒有其他作用。
2、別追著孩子喂飯,避免過度喂養
健康的喂養方式,應該在尊重寶寶實際需要的基礎上,保持一定的彈性。
如果當天除了正餐之外,寶寶還吃了不少點心、水果等零食,那么到了正餐時間, 我們就不能刻板地盯著奶瓶或輔食碗,要求寶寶一定要把所有的食物都吃完。
追著孩子喂飯,過度喂養,極容易把一個“健康寶寶”養成了“肥胖寶寶”。
3、警惕高糖、高脂肪、重油的食物
高糖、高脂肪、重油的食物最好不要出現在孩子的食譜上,這類食物會很直接粗暴地誘發兒童肥胖,甚至還會誘發兒童糖尿病、兒童腎結石等疾病。
4、減少看電視的時間,多進行戶外活動
孩子的生活方式受父母的影響很大,如果父母喜歡宅在家里邊看電視、邊吃零食,不需猜測,這樣的父母會養出一個有同樣愛好的孩子。長期下來,“不愛運動+愛吃零食”的生活方式,也會讓孩子出現長胖的趨勢。
因此,我們要適當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更不要讓他邊看邊吃。
相信我!走出戶外,多帶孩子到戶外游戲運動,你將會收獲一枚有活力的健康寶寶。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