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溫差大,晨練牢記四要點!
早晚溫差大,晨練牢記四要點
指導專家
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心內科主任醫師 彭石林
春暖花開,正是運動健身的黃金季節。但春季早晚和午間溫差較大,又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尤其是北方地區,“倒春寒”比較明顯。為此,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心內科主任醫師彭石林告訴老年人,在春季鍛煉時應注意四個方面的問題。
0 1
做好準備防止拉傷
老年人的肌肉和韌帶在春季溫差變化的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黏滯性增加。老年人大多本來腿腳就不好,關節的活動幅度也會隨之減小,韌帶的伸展度降低,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指揮能力在沒有準備活動的情況下也會下降,鍛煉前如果不做充分的準備活動,會引起關節韌帶拉傷、肌肉拉傷等,從而影響生活。準備活動可以伸伸胳膊、扭扭腰、晃晃頭等。
0 2
熱身之后再脫衣服
春季早起鍛煉時,最好活動到身體發熱并開始出汗時,再脫去多余的衣服,不要一上來就脫。在運動停止后,要及時把汗擦干,然后把衣服穿上,不要把汗淋淋的身體裸露在冷風之中。
0 3
鍛煉后微微出汗、輕松舒適最好
春季人體的精氣都處于收斂內養階段,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運動量應由小到大,循序漸進。鍛煉時覺得自己身體有些發熱,微微出汗,鍛煉后感到輕松舒適,這就是最好效果的標準。相反,如果鍛煉后十分疲勞,休息后仍然有頭痛、頭昏、胸悶等不適,那說明運動量過大了。
0 4
及時補水防止春燥
中醫認為,老年人體內容易積一些燥熱,而且春季空氣中濕度減少,容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子出血、大便干燥等癥狀。再加上運動時丟失水分,會加重人體缺乏水分的反應。所以運動后一定要多喝溫開水,多吃蘋果、乳類、新鮮蔬菜等柔潤食物,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腫痛。(莫鵬整理)
圖片來源于網絡
- 標簽: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