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答疑:孩子總是坐不住,是不是多動癥?怎么引導?
1.孩子每天的運動量應該保證在什么強度是比較合適的?
答:運動的強度,應該與自身的狀況及心理可接受度是相關的。合適的運動強度,應該是運動完之后,我們的身體、心理都達能到一個比較舒適的狀態(tài)。對于孩子來說,每天的運動強度應盡量保證將他的體力與情緒等“能量”在一天內完全釋放出去。因此,判斷孩子的運動量夠不夠,可以看孩子運動后的狀態(tài),如果一天里,孩子吃飯時胃口很好,情緒不錯,晚上睡覺也睡得很踏實,就說明他的運動量基本是合適的。
2.孩子運動量不足有什么表現?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答:如果孩子長時間宅在家里不出門,或者是因為戶外活動過少而運動量不足時,家長可能會觀察到孩子的行為和心理都會出現一些細微的變化。比如,有的寶寶脾氣變得暴躁、愛“找事兒”,或者是出現食欲不佳、作息規(guī)律被打破等問題。因此,在特殊時期如果實在不便出門,也建議家長通過親子游戲等方式在家?guī)椭⒆舆m當增加活動量,釋放多余的精力。
3.孩子總坐不住,是不是注意力不集中?
答:孩子能不能“坐得住”、能坐在一個地方保持不動多久,并不是判斷孩子注意力是否集中的標準。我們成年人,即便能夠長時間坐在原地不動,也不代表注意力能夠一直集中。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能夠保持持續(xù)注意的時間長短也不同,這不僅與孩子的年齡特點有關,也與孩子當時所做的事情是否與他的興趣契合有很大關系。因此,并不能簡單地說“孩子坐不住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4.寶寶從一出生到三歲之間,每次健康查體的時間段大概是什么樣的?
答:通常在0-1歲這一年,寶寶除了要每個月按時接種疫苗,每個月都建議對寶寶做一個健康檢查。等到寶寶滿12個月之后,可以分別在第15個月、18個月、24個月帶寶寶進行健康檢查,以便及時發(fā)現寶寶成長發(fā)育中潛在的風險與可能的問題。如果健康檢查情況非常良好,家長也能比較放心。
5.三個月的寶寶一哭老人就抱,缺少運動,會影響寶寶發(fā)育嗎?
答:長時間抱著寶寶確實減少了寶寶很多活動的機會,可能會讓寶寶出現發(fā)育遲緩等問題,建議父母跟老人說一下其中的利害關系。另外,更重要的是,家長需要找到寶寶總是哭的原因。這個月齡的寶寶如果經?,往往是腸絞痛造成的。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嘗試用飛機抱的方式抱著寶寶,看看寶寶是否能平靜下來;還可以讓寶寶趴著,家長在一旁觀察是否有好轉,這樣既能緩解寶寶腸絞痛,還能夠增加寶寶頸背部肌肉鍛煉,促進大運動的發(fā)育。
6.五個多月的女寶,不會連續(xù)翻身,怎么引導她連續(xù)翻身呢?
答:“連續(xù)翻身”需要在寶寶熟練掌握了“翻身”動作的基礎之上,才能做到。雖然說“三翻六坐”,但因為每個寶寶個體發(fā)育差異較大,對于5個多月的寶寶來說,會翻身,說明她的運動技能是在發(fā)育中的,家長不必過于擔心。平時,在有人看護的前提下,繼續(xù)讓寶寶練習多趴著,隨著寶寶翻身越來越熟練,連續(xù)翻身的技能也就慢慢能做到了。
7.五個月男孩,這個月齡有什么適合的運動?有合適的戶外運動嗎?
答:對于5個月的寶寶,家長可以在寶寶情緒愉悅時,并確保寶寶安全的情況下,在家里經常讓寶寶練習趴和翻身這些基礎動作,有助于寶寶接下來坐、爬、站、走等其他大運動的發(fā)育。也可以在天氣好的時候,推寶寶出門玩一玩。在看風景的過程中,如果看到其他人,家長可以舉著寶寶的小手跟其他人打打招呼,做一些簡單的社交啟蒙。
8.六個月會翻身、十個月才會爬,是不是大運動發(fā)育遲緩?對以后身體協(xié)調性有沒有影響?
答:大運動發(fā)育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連續(xù)過程,寶寶達成某個大運動技能的時間相對延后,并不等于是大運動發(fā)育遲緩,更多地可能與家長的引導不當有關。比如,家長很少讓寶寶練習趴臥,那么寶寶學會俯臥抬頭的時間就可能會相對延后,相應地,達成翻身、坐、爬行等后續(xù)的大運動技能的時間也會錯后。因此,建議家長先回想一下寶寶在前一階段的大運動發(fā)育情況如何,同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寶寶多自由活動,多給寶寶鍛煉的機會。
9.寶寶不到七個月,已經可以扶著站了,站立太早會不會造成寶寶腿彎?
答:運動能力發(fā)育的早晚,不同的孩子可能表現完全不一樣。不過一般來說,寶寶具體掌握某項運動能力,是有一個年齡范圍的。對于不到七個月的寶寶可以扶著站了,如果是寶寶自己能夠主動扶著東西站起來,說明寶寶的肌肉、骨骼、神經系統(tǒng)等方面已經具備了站立的條件,家長不必特別擔心;但如果寶寶是在家長人為幫助下,被扶著站立起來的,說明他的身體可能并沒有做好站立的準備,不建議家長這樣“幫忙”。
10.八個月的寶寶,家長示范四腳爬,孩子也不看,怎么訓練他四腳爬?
答:家長可以用游戲的方式來訓練寶寶四腳爬。比如在寶寶面前放一個他喜歡的玩具作為吸引物,玩具放置的位置要適當,與寶寶有一定的距離,避免寶寶伸手就能拿到。然后再教寶寶用四腳爬的方式,爬著來拿這個玩具。在玩的過程中,寶寶才會對四腳爬這個動作感興趣。同時,在保證寶寶安全的前提下,讓寶寶多多練習,相信寶寶很快就會熟練掌握這個動作了。
11.十個半月的寶寶,不愿意爬,一趴下就哭,怎么辦?
答:首先要排查一下寶寶為什么會“一趴下就哭”。比如,寶寶是不是對趴臥的場景不喜歡,因此抵觸趴臥?還是由于肌肉張力的問題無法完成趴臥的動作?或者在趴臥時感到身體不適,在以往練習趴臥時受過傷,使他害怕趴臥?等等。家長可以先試著變換場景和環(huán)境,調整多種方式鼓勵寶寶多嘗試,如果懷疑寶寶存在肌張力等身體方面的問題,建議帶寶寶就醫(yī)排查原因。
12.十一個月的寶寶,還不會走路,能扶著站起來,這個月齡的寶寶要怎么保持運動量?
答:寶寶能扶著站起來,但還不會走路,這時候,寶寶努力站起來的過程也是需要他全身用力,去控制身體站立、保持平衡的,對于寶寶來說,也是一種運動。另外,寶寶還不會走,可以讓他在床上或地墊上多趴、多爬,同樣是一種運動;蛘吒议L一起,做一些適合該年齡段的親子小游戲,也能起到鍛煉寶寶的作用。
13.快十五個月的寶寶,還不會走,也不愿意走,怎么辦?
答:造成寶寶學習行走不順利的原因很多,需要耐心排查。比如,從身體的角度來說,寶寶的肌張力是否正常?下肢是否發(fā)育正常?動作是否協(xié)調等?此外,如果寶寶不愿意走,需要考慮一下寶寶的心理情況,是因為害怕走路嗎?出門時,家長有沒有經常用車推著寶寶,造成他不愿意多走或根本不需要多走?建議家長先從生活細節(jié)中全面排查一下寶寶不愛走的原因,也可以尋求醫(yī)生的幫助,再有針對性地干預。
14.兩歲兩個月的寶寶可以玩蹦床嗎?蹦床對發(fā)育有沒有壞處?
答:需要視寶寶的發(fā)育情況而定。玩蹦床時寶寶需要跳起來,而跳躍時,下肢的受力比平時站立、走路要大很多,如果寶寶的下肢力量不夠的話,是較容易受傷的。家長可以先觀察一下寶寶平時跑跳的狀況,看看他動作是否協(xié)調,能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如果還有些跌跌撞撞,則不建議現在讓他玩蹦床,以免發(fā)生危險。此外,還要考慮蹦床本身的安全性,是否面積夠大或者有沒有護欄和扶手等。即便是寶寶的運動能力已經達到足夠玩蹦床的水平,也不建議經常長時間地玩耍,建議不同運動穿插進行。
15.兩歲半的孩子出門老讓抱,走幾步就說累,怎么能讓他接受多走路?
答:家長可以嘗試以下幾種做法:
1 出門前提前跟孩子商量,約定今天去哪里,孩子要走多久才能抱抱,并嚴格執(zhí)行。
2 帶孩子出門在家附近玩時,可以考慮不帶嬰兒車,這樣可以避免孩子總要家長推。
3 家長可以多多引導孩子,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牽著他的小手帶他試著走走馬路邊、花壇邊上這樣的地方,增加走路的趣味性和寶寶的成就感。
16.三歲的孩子,在家有限的范圍內,可以做些什么運動?
答:家長可以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在家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戲,比如尋寶游戲。比如,把家里的沙發(fā)墊摞起來,給寶寶制造一些障礙,然后選定一些玩具做“寶物”,把寶物藏在不同的地方,要記得不要太明顯;然后設計一些簡單的關卡,比如說,走曲線或單腳蹦著來尋寶,或者讓孩子和一個家長一組,同另一位家長打比賽。在這種趣味游戲過程中,寶寶既能鍛煉到大運動,也能鍛煉到精細運動,還能增加和家長的親密度。
17.三歲的孩子,平時只愛跑,不喜歡拍球、跳繩等,怎么能讓他增加些不同的運動種類呢?
答:孩子在成長發(fā)育中,會有自己的喜好及成長方式,家長應在確保大前提沒錯(孩子發(fā)育速度正常等)的情況下,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盡可能讓他們自由成長。另外,如果家長希望孩子接受并喜歡其他的運動項目,也可以自己在孩子面前玩,做示范作用,或者跟孩子一起投入其中的玩,又或者,帶孩子多看一些相關運動的繪本、視頻,比如足球、籃球比賽等,孩子慢慢可能就會喜歡些其他的運動了。
18.三歲孩子,報了運動館的課程,可孩子很抵觸,哭著不去,怎么引導?
答:首先,家長要讓孩子初步熟悉這項運動后,再帶孩子去學。如果只是跟孩子說“多運動能讓你長大個”,孩子很難明白這些抽象的道理,自然很難接受一項陌生的運動?梢韵茸尯⒆佑^察別人運動或看一些該運動的視頻,使孩子對該課程產生興趣;其次,家長要給孩子建立一個運動的氛圍與環(huán)境,相比單獨的一對一授課,在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帶動下,孩子會更有勇氣堅持下來。
19.孩子非常不愛出去,就喜歡宅在家里,怎么引導他多運動呢?
答:首先建議家長通過育學園APP的“ 成長測評”功能,了解該年齡段孩子的發(fā)展狀況、運動水平,然后再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一些有目的的引導練習。育學園APP中也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提供了很多不同的游戲,家長可以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游戲,引導孩子去做一些運動和鍛煉。但要提醒家長,做游戲時不要跟別人家孩子去比較,而是對自己孩子做一個縱向的對比,比如第一次玩了多長時間,第二次玩了多長時間等,然后再根據孩子表現出來的實際情況,做一些合適的運動計劃。
20.育學園教育目前能向大家提供多少種游戲呢?
答:對于0-3歲之間的寶寶,育學園教育可提供的游戲多達6500種;對于3歲以上的寶寶,育學園教育可提供的游戲大致有2000種,因此,育學園教育目前能提供的總的游戲數量超過了8500種。我們每個家庭的生活背景、環(huán)境都不一樣,希望家長能根據自己的生活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家庭的游戲種類與方式。
21.保持一定的運動,對孩子的身心發(fā)育有什么作用?
答:首先,建議家長通過育學園APP中的“成長測評”功能,了解孩子的發(fā)育情況,在選擇一些適合他的運動項目,避免做一些還不符合孩子年齡發(fā)育特點的運動。另外,保持合適的運動,能讓寶寶的能量得以有效釋放,使寶寶的身體和心理都達到相對舒適的狀態(tài),特別是做一些親子游戲時,還能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如果孩子運動量過少的話,能量得不到釋放,在家時可能會出現多動、易怒、情緒波動較大等的表現。
以上,就是小園子關于4月14日【假期如何保證孩子的運動量】這場直播中,對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做的詳細解答啦。
如果還有任何關于輔食制作及營養(yǎng)希望進一步了解的問題,歡迎留言,也許下一個被翻牌的就是你哦~
- 標簽:童謠 演員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