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寶寶吃手指須及時進行矯治
經常看到很多小孩有吃手指的習慣,很多家長會覺得既然很多小孩子都會吃手指,應該也不是個大問題,也就不管了,其實不然,孩子吃手指家長要做好糾正工作,專家介紹說這不僅有害牙齒,還影響孩子的智力和心理。

專家指出,寶寶吃手指原因多樣:
一是吸吮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寶寶出生后就具有吸吮的本能。如果人工喂養寶寶,乳頭孔太大,母哺喂時間過短,沒有滿足寶寶吸吮的需要;或者乳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也可能發生這種情況。
二是生活單調。如沒有吸引他興趣的玩具,沒有人陪他玩鬧說笑,寶寶便以吸吮手指解悶。
三是寶寶出牙等身體不適時,會吃手指來緩解。四是睡覺時將吃手指作為“伴睡條件”,時間久了形成依賴。五是突然的精神刺激和情緒創傷。如父母離異、教育方式不當,寶寶就以吃手指來獲得精神安慰。
專家指出,多數嬰兒從3個月開始吸吮手指,到大約1歲左右,這個習慣就會消失。因此,1歲以前的寶寶有吃手指的行為,家長不必過于焦慮。如果寶寶到了2~5歲仍然長時間吃手指,就需要糾正了。糾正方法如下:
1、盡可能讓寶寶充分享受吸吮的快樂。如果要斷奶,要及時添加輔食及配方奶,逐漸過渡,切忌突然斷奶。
2、當看到寶寶吃手時,可以給寶寶一塊磨牙餅干或安慰奶嘴或磨牙棒,替換一下小手。
3、豐富寶寶的生活內容。應為寶寶創造各種游戲活動的條件。不會走的寶寶,除睡眠外不要讓他獨自在小床上玩,應把他放到大床上,引導他玩些適合年齡特點的玩具,并不時地和他說說笑笑,任他自由地翻滾爬行(注意預防墜床)。隨著年(月)齡的增長,游戲活動的內容更可多樣化,總之要讓寶寶感到生活豐富多彩。
4、睡眠時加強照顧。寶寶上床后成人在旁陪他一會兒,直待入睡后再離開。發現睡眠過程中寶寶吃手指,要及時糾正,可戴上寬松的無指手套,手腕部不要太緊,毛邊放在外面,防止棉線纏繞手指。
5、轉移注意,正面教育。3歲以前的寶寶自我控制能力差,可在他吃手指時,把手拿出并給他玩具或提示他去做感興趣的游戲。隨著寶寶自我控制能力的增長,可給他講吃手指的危害性,培養其自覺克制能力。
專家最后提醒,寶寶滿5歲了還吃手指,就當帶寶寶咨詢專科醫生,進行行為矯治。專家還說這不僅是一種不良的生活習慣,而且還會影響美觀,影響孩子的智力和心理的發育等等,家長應該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