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兒期飲食七注意
孩子長大了之后再飲食方面就要稍作改善了,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只用喝牛奶就可以了,自從孩子添加輔食之后,孩子的胃部也漸漸的健全起來,因此在幼兒時期,就要改善一下喂養的方式了,以下有幾點,準媽媽們要注意:
(1)注意主食和零食相兼幼兒往往在周歲左右斷奶,開始逐步以各種成人食品來供給營養,這時期掌握主食固然重要,但適當地補充一點“零食”,也是調整口味的需要,當然也千萬不可亂給。美國有一份調查資料顯示,孩子從零食中獲得的熱量,達到總熱量的20%,而礦物質與維生素也占15%,可見零食也是孩子營養素補充的途徑之一。但要注意零食品種的選擇,以及量的掌握與安排。如在上午9點鐘左右,給小塊蛋糕或2~3塊餅干,下午3點鐘時,吃少量水果,晚餐后不給零食,在睡前喝一杯牛奶,這樣的安排還是科學的。
(2)注意食物不分貴賤不少父母習慣于用價格的高低來衡量食品的貴賤,認為食物的價格越貴,對寶寶越有益。其實價格普通的奶、蛋、肉、豆類、果、蔬及糧食,才是兒童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研究表明,奶、蛋所含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人類細胞組織的氨基酸很接近,消化吸收利用率也高。肉食含有豐富的鐵、鋅等微量元素,其營養價值遠遠超過價格昂貴的奶油蛋糕、巧克力之類。所以選擇食物,主要應看是否屬于幼兒成長所必需,是否能夠被充分吸收利用,而與市場價格無直接聯系。
(3) 注意水果與蔬菜結合由于水果口感好,所以孩子更樂于接受,而有些家長又輕蔬重果,想用水果代替蔬菜。其實,認為水果營養優于蔬菜是錯誤的,水果與蔬菜各有所長,營養相差甚大,甚至蔬菜比水果對寶寶發育更有利。如蘋果與青菜比較,前者含鈣量只有后者的1/8,鐵的含量只有1/10,胡蘿卜素僅有1/25,而這些營養成分都是孩子成長(包括智力發育)不可缺少的“黃金物質”。當然水果也有蔬菜沒有的優勢,故兩者應結合,互相補充不可偏頗,更不能互相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