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六大處世智慧,你若讀懂,終身受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亂世之中,一代梟雄與英雄人物競相涌現。三國之間政治、軍事、外交等事件,生動展現了歷史上各種斗爭的經驗和智慧。讓我們細讀三國,感悟生存哲學,讓你的人生走得更順!
1
不意氣用事
當年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施。
又如劉備,在早期勢力不夠大的時候,對外人能屈能伸,對良將和百姓就凸顯出自己大義的一面,這樣的劉備是混得左右逢源,風生水起。
可見做人要理智,不要意氣用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
2
不說謊、不失信,以誠待人
對朋友說謊會失去朋友的信任,這是你最大的損失。
諸葛亮在赤壁之戰時,為了能成功地聯吳抗曹,毅然答應“借箭”一事,并順利完成,博得了周瑜的信任,也為赤壁之戰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3
不自高自大
把自己的長處常掛在嘴邊,常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優點。這無形中貶低了別人而抬高了自己,其結果則是使別人更看輕你,你最終也會受到他人的算計。
關羽何等英雄,卻因過于自大傲慢而在攻打襄樊威震華夏時被呂蒙奇襲,淪為東吳階下囚,令人惋惜。
4
要志存高遠,目光遠大
當年劉備顛沛流離,若不是兄弟情深,平時忠厚待人,哪里會有將來的蜀漢政權呢?
所以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一定要廣交朋友,努力維護朋友之間的關系。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平時看來似乎并不重要的人或事,會成為影響你關健時刻的重要節點。
5
要善于聽取正確意見
有一次,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大臣提醒他,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么辦?但他沒有在意,后來真的被陸遜火燒連營。
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選擇他人正確的意見為自己所用,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最終成敗。
6
要看清身邊人
誰才是真正的朋友,誰才是小人?要做到心中有數。
劉關張的感情,諸葛亮的忠心都不需要懷疑。因為對于原則分明的人,即使是在利益面前,也無法改變他的立場。
但是對于某一類人來說,生活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呂布,三國演義中的變卦之將,認董卓為義父,卻叛殺董卓。投袁紹,又投張揚。與劉備稱兄道弟,卻又趁機奪徐州。
這一切都是為了在這亂世中生存,以及奪取權利和不斷地壯大自己。而現實生活中,就有這樣一些左右逢源的人,我們應該看清身邊人。
三國是一個亂世,禰衡、孔融、廖立都是因為不適應環境,與環境的大潮流所不符而慘遭當時統治者殺害的。
所以,不管是在什么時候,適者生存。所以主動去適應環境往往也可以保護你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標簽:蔡萌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