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寧愿你不要以我為中心
【雨霖鈴專欄】
我寧愿你不要以我為中心
原創作者|楓樵
電話里我勸慰著:“媽媽,希望你不要再以我為中心了,重拾你以前的夢想吧”。
這么說其實非常殘酷,因為自從二十多年前我出生以來,你的整個世界就開始圍著我轉。
我幾乎成為了你存在的全部意義:你習慣了用雙手將我奮力托舉,為我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我的哀樂時時刻刻都牽動著你的悲喜。
后來,我只身來到大洋彼岸,你成了失去轉軸的齒輪,整個世界轟然崩塌。
站在一段新生活起點的我,卻仿佛置身世外地向你宣告:不要再沿著原來的軌跡運行了,你最好為自己去生活,有自己的理想……
01.平凡的母親
我一度以為你的愛好是做家務。
因為美食、旅游、娛樂這些似乎都不能引起你的興趣。
你對吃喝沒有偏好,旅行的目的是陪伴家人,購物時關注的焦點是居家用品。
如果不是看到你以前肆意揮灑的幾幅作品,我可能不會確信你有很高的藝術天分。
夢想究竟是奢侈品還是必需品?不同處境的人看法迥異,答案見仁見智。
我只知道,忙碌的家務讓你早已塵封的夢想變得更加渺遠和陌生。
當你頭頂烈日,費盡心力替我過濾掉生活的壓力和無奈時,我卻悠閑地躺在你撐起的一片陰涼里問:“媽媽,你為什么不繼續學畫呢?”
我把“保安大叔利用空余時間讀書寫詩成了作家”之類的文章轉發給你,把“日本某家庭主婦自修考上東京大學”這樣的新聞從報紙上剪下來放在你的床頭。
可這些你都置若罔聞,在你眼里,除了家人的健康快樂之外,能讓你高興的大概也就是我把房間收拾得整潔一點,再順帶著打掃一下廚房和客廳。
你不耐煩的時候會反駁:“我學那些有什么用!你記得把拿出來的東西還原,少給我添麻煩就行了!”
雖然你偶爾也會在陽臺上豎起一塊木板寫寫畫畫,但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難得的悠閑時光里,你會談到當年美術老師對你的知遇之恩,提起畫家劉海粟十上黃山的壯舉。
更多的時候,你除了為生計奔波,還要洗衣做飯,處理各種瑣事,絕口不提那些不切實際的幻夢。
02.不平凡的夢想
我誤以為你是因為自己的美術夢沒有實現才決定讓我學鋼琴。
但當我第一次在你面前彈奏《秋日私語》的時候,你說其實你在十月懷胎之時,就憧憬著腹中的女孩將來有一天能坐在鋪著紅絲絨布的琴凳上,任由優美的曲調在指尖流淌。
十幾年前,在我出生成長的小鎮一隅,學琴還是一件稀罕事,并且在周圍的一些人看來是浪費金錢、不務正業。
但你從不這樣認為,你堅持騎著踏板車,準時接送我上下課。
你類似的堅持有很多,就像我上小學之前,你總是每天晚上給我讀故事,一個接著一個。
讀完之后你口干舌燥,但我窮追不舍:“然后怎么樣了?”于是你就開始絞盡腦汁,沿著結局把故事編下去。
那幾年條件實在不寬裕,你就先領著我走遍南京城的大街小巷,從我入學后開始,每年長假你都帶我游歷周邊省份的某個景點。
你舍不得買好看的衣服和高檔的化妝品,卻毫不猶豫地把我送到學費數倍于公立初中的私立學校。
你從不逼迫我學習,所以我在十幾年如一日重復的基本功練習中依然保持著對音樂的喜愛;在書山題海的考試培訓中也沒有磨滅對學習的興趣。
即使我取得再小的進步你都與有榮焉,但對于自己的生活你卻并沒有過多的期許;你平凡的外表下一度藏著不平凡的夢想,但我已不再向你提起摩西婆婆和那不勒斯的海。
03.重拾夢想
空蕩蕩的房間里,你坐在我的床頭一定很寂寞吧。
所以電話里你泣不成聲地讓我早點回家的時候,我差點就買了機票。
可是人生是一趟單向旅程,選擇的路一旦踏足就不能回頭。
在無法掌控世界的時候,我們只能掌控自己的心緒,走好腳下的每一步路,在每一個無法復制的日子里翩然起舞。
當我無意中在網上看到幾幅惟妙惟肖的美術學員作品時,我懷著試試看的心態,鼓動你也去報名,此后我繼續投身繁重的學業。
沒想到,過了幾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了你的第一幅素描,我的小房間也成了你的臨時畫室,擺滿了瓶瓶罐罐、彩鉛和紙筆。
你說你的畫得到了老師的贊賞,繪畫也成了你業余時間最大的消遣。
我打心眼里為你感到高興,也許你無法再達到年少時的忘我境界,但你能在追求和奮進中享受自我提升的喜悅。
新版“二十四孝”的第十三條是“支持父母之愛好。”
你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助我實現夢想,在芳華妙齡為自己戴上“主婦”的枷鎖,將雄鷹展翅的高傲非凡化為了柴米油鹽的平庸寡淡。
也許最有意義的回報不是金山銀山,也不是百依百順,而是給予你當年對我同樣的鼓勵和成全。
本文為楓樵原創,首發作者楓樵個人公眾號“五岳游草”,校長傳媒獲得原創作者授權發布
- 標簽:上海時時樂出號走勢圖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