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孕期分娩  孕期生活

清華教授的反思:我們真的需要那么多博士嗎?

  • 來源:互聯網
  • |
  • 2021-04-22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標題:清華教授的反思:我們真的需要那么多博士嗎?

本文作者張建偉,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與人歡飲。入席時初次謀面的人照例被隆重介紹。介紹到我時,說:“這是政法大學的博士!睂γ媪⒓从腥藷崆轫憫,端起酒杯,做敬羨不已狀。

聽到“博士”兩個字,忽然感到一絲氣餒,覺得這兩個字頗為羞辱。

在中國,博士早已車載斗量,何足道哉。何況,雖有博士頭銜,誰敢捫心自問“我確是‘博士’嗎”?

當初站在校長面前,看他將我的博士帽穗從一側移至另一側,也曾生發出一種喜悅感。如今細細想來,卻隱約感到不安。

曾經戲言,再過五年,把王府井大街南北口一堵,挨個問,都是博士。

在凱歌高奏文憑“大躍進”當中,博士隊伍迅速擴大,浩浩蕩蕩,集團成軍,產出速度和規?氨群[。

根據教育部2010年年底統計數據,2000年畢業博士1.1萬人,到2009年已有4.9萬人,一過頭翻升近5倍;從招生人數看,2000年招收博士生2.5萬人,2009年竟達到6.2萬人,增長2.5倍。僅2009年,博士學位授予數就高達4.7萬人、在學博士生24.6萬人。

幾年以前,我國博士人數躍居世界第三位,次于美國和德國。如今超德越美,成為世界第一,儼然“中華人民博士國”矣。

2010年研究生招生數目繼續擴大,其中碩士研究生擴招5%、博士生擴招2.5%。這些數字,連海峽對岸都看得傻眼,臺灣《旺報》10月26日轉述美國德州理工大學來自中國大陸的教授藍云之言,稱與美國大學相比,大陸招收的博士生“人數多得不可想象”:這在美國大學是不可思議的。像德州理工大學3萬多人,一年畢業的研究生也才200名。

我曾問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了解其博士生招生規模,得到的答案讓我稍感驚訝。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每年擬招收博士生十人,但招考難度大,不但需要通過筆試,還要進行學術水準評估,以及口試,許多人知難而退,不敢問津,因此常常不能招滿十人,一般招收五六人而已。

在臺灣大學讀博士,頗不容易,需要滿足嚴格條件才能畢業,比如至少要到外國留學九十天以上,還要發表特定數量的論文,畢業論文的水準要求很高,決不可能蒙混過關,因此從入學到畢業一般要經過六年到八年的時間。

在臺灣,一般有志于學術的才會報考博士,官場人士的博士比例不大,其中有些是學而優則仕,在學界成為知名教授、學者之后,被延請、任命為部會首長,如林山田教授、翁岳生教授、蘇永欽教授等,或者自己投身政治,參加選戰,馬英九就屬于這一類。為了仕途前程而到大學混一個博士學位的,即使有,恐怕也寥若晨星,與中國大陸的情形決不相侔。

中國大陸博士生數量龐大,這種只顧數量不顧質量的一味擴招,造成每年博士多則多矣,學術水平和品質卻不見提升,甚至有所下降。

以法學為例,本來博士論文需確立一個命題,但幾乎所有論文都只有主題沒有命題,在某一主題(如“反對強迫自證其罪”)之下,將主題涵蓋的內容方方面面都寫到,其中當然少不了外國資料和歷史沿革的鋪陳,篇章結構往往都是教科書體例,通讀全文,字數不少,黑壓壓密麻麻,就是看不到有任何創見。

這也就罷了,有人還會拿論文集似的博士論文去蒙取學位,題目十分空泛,內容淺陋可哂。即使這樣的所謂博士論文,也都能順利通過,答辯委員會都是友好委員構成的,即使交來的是一坨屎,也都能被評定為合格。

如今博士學位的取得確實容易,在校生三年能抱得博士證書出門,在職生一般也能在四年以內勝利畢業。

本來一些學校確定了取得博士學位應在一定規格的學術刊物上發表特定數量的論文,于是有門道的學生就去拉關系、肯出錢的就去買版面,一些學校見學生不容易達到畢業標準,就降低標準,放低門檻,于是乎智愚賢不肖,皆大歡喜,畢業時都可以跳著腳向空中扔方帽了。世上無難事,才滾鍋冒泡似的涌現滿坑滿谷的博士。

博士之所以泛濫,原因在于我們忘記了博士生培養屬于精英教育而不是大眾教育,培養博士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術人才而不是各路豪杰。

曾聽一位留學日本的朋友談起,他的導師田口守一教授擔任教授已經三十年,只招收過四個博士生。換了中國,豈不讓人笑掉大牙?

我們往往忽略的一個常識是,博士文憑既不必要也不應該普及。這個社會實際需要的博士根本就不是每年要千取萬,如今博士成群,每天在校園里到處施施而行,有時蜂擁而過,到了找工作的時候就難免要愁得眼眉直往下掉毛。

不照顧社會需求胡招亂招,小則連一些自視甚高的學生也驚覺理想的工作已經沒那么好找,大則使我們成為低劣文憑泛濫的大國。

我們早晚有一天將不得不正視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真的需要那么多博士嗎?

(本文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編輯推薦,綜合選自文化縱橫、思想潮sixiangchao,版權歸原創作者清華大學教授張建偉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