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寶寶說話的7大因素,5招提前教孩子說話好!
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交流方式。當人們考查一個嬰兒的智力情況時,語言能力是其中五大領域之一。所以,語言和智力有關系。在通常情況下,小孩子到八九個月時,就能叫“爸”、“媽”,到1.5歲左右,就可以說簡短的話了,可是有些孩子一直到2、3歲才開始呀呀學語,家長的心里很煩悶,這是什么原因呢?孩子會不會是啞巴?是不是說話遲的孩子智力差?但是是否說話晚的孩子智力就差呢?這個問題就不能簡單地下結論了。
有的寶寶說話晚,有的寶寶說話早。有一種說法:寶寶說話早晚與舌系帶有關系。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舌系帶,即俗語說的舌根,它位于舌頭的下方,口腔的底部。胚胎發育時期,舌頭是黏著于口腔底部的,隨著胎兒日臻成熟,粘連的胚胎期細胞逐漸被吸收,使舌頭前端能逐漸脫離口腔底部并自由移動。
有些爸媽認為舌系帶造成寶寶咬字初期不清,對說話也有影響,并非如此。寶寶說話晚并非受舌系帶的影響,說話的功能與大腦、聽覺、模仿、訓練、學習的環境、模仿的對象、聲帶的結構等等有關系。
康恩優蓓指出,寶寶不說話的主要原因,除了受本身智力或疾病的影響外,環境也是因素之一,“如果周遭的人不常跟寶寶說話,他也會覺得沒有必要說話,也就失去了想說話的動力。”爸媽應該讓寶寶知道,說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當他說話時會有人給予響應、會讓他人開心,才會激起寶寶想要發聲的欲望。
導致孩子說話晚的原因
一般來講,1歲的幼兒可以連說兩個重音的字,如燈燈,東東,果果。以后漸漸能說出2-3個字組成的詞,如,電視機、毛巾、涼鞋帶。想要某個東西時,會用手指著并說出名稱。
寶寶說話早與晚,除了孩子本身的發育狀況區別之外,不愛說話的父母也是影響孩子遲遲不開口的原因。
寶寶開口說話的能力主要受兩類因素影響,一是生理條件,如先天性聽覺器官或大腦某些部分受損、先天體質差、遺傳等,都會影響語言能力發展。二是寶寶所處的外界環境,包括良好的語言氛圍,幼兒語言的互動對象和交流的機會等。
如果寶寶生理上一切正常(如果父母說話就比較晚,可能會有遺傳,這是正常的,不能簡單的以開口早晚判斷智力高低),就要分析寶寶所處的語言學習環境是否有問題,找到原因再對癥解決。
寶寶說話晚原因之一
語言環境是否過于復雜。現在很多家庭里,語境不統一,如寶寶的奶奶說地方話,媽媽說廣東話,而爸爸說普通話。同時面對幾種不同的語言,讓處在語言敏感期的寶寶不知道自己究竟該跟誰學,他很可能會選擇不說。
隔代教養(長輩年長)或父母忙碌缺乏與幼童有語言互動的機會,讓孩子在學語前期時聽覺刺激過少、聽語詞指令的理解度差,自然影響到的語言發展。
寶寶說話晚原因之二
是否包辦代替太多,讓寶寶缺少開口說話的機會。很多“勤快”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讓寶寶懶于說話,失去了學說話的動力。如孩子想喝水,剛想張嘴提出要求,這時眼明手快的父母就已經把水杯遞了過去。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形成惰性心理,不愿再張嘴說話,而是通過手勢和眼色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寶寶說話晚原因之三
是否與寶寶缺乏交流,讓寶寶沒有學說話的語境。現在大多數家庭里都是老人帶孩子,而老人本來就話少喜靜,如果父母下班后再不和孩子進行充分的語言交流,那么孩子就會缺乏學習語言的情境,語言發展自然受影響。
寶寶說話晚原因之四
是否常對寶寶指責、擔憂說話晚。很多家長都喜歡把自家寶寶和同齡寶寶做比較,如果當著外人批評寶寶說話不如別的小朋友清楚流利,甚至嘲笑寶寶讀音不準確,都會刺傷他的自尊心,讓寶寶對開口說話產生恐懼和厭惡心理。
寶寶說話晚原因之五
如果孩子存在較嚴重的聽力障礙,那么孩子就難以同一般孩子一樣發展語言能力,因為他們聽不清周圍的語言世界中的一切聲音。對這種孩子,如果父母忽視了孩子可能存在的聽力缺陷,那么由于與外界不能互相溝通,語言發展遲,智力也受到嚴重影響;聽覺障礙聽覺聽力的缺損會直接影響語言學習,特別是單耳聽覺障礙容易被忽視,因為孩子其中一側仍對聲音有反應,但聽知覺辨識度差或吵雜環境聽覺接受不良,直接造成語言發展遲緩。但如果及早地發現了孩子聽力存在的問題,給孩子戴上合適的助聽器,那么孩子的語言能力就能同其他孩子一樣得到發展。
寶寶說話晚原因之六
嚴重早產、大腦神經系統疾病低出生體重的早產兒、重大疾患、染色體異常、腦傷(腦性麻痹)…等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不良,則容易出現認知學習落后、聽理解與語言遲緩、動作與感覺統合失調等問題。
寶寶說話晚原因之七
如自閉癥、過動自閉癥孩童在了解他人口語、肢體語言(手勢、表情)等大多有困難,甚至30%~50%的自閉癥兒童沒有溝通語言,即使有語言的孩童,也常出現像鸚鵡的仿說,并非真正語言互動。
前三種情況,小孩子智力發育并不差,家長不必著急,可采取多創造條件和他交談方法來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但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畢竟是智力的一個飛躍,因此提前教孩子說話好。那么怎樣進行這一工作呢?
1、孩子一出生就應當有計劃的對他進行語言教育。
與孩子經常說話是非常重要的,嬰兒2個月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并開始記憶周圍存在的所有物和發生的一切事情。因為他們會在不知不覺是記住母親平時言談舉止,所以,在這個時期母親是否同嬰兒說話,將直接影響到嬰兒言語發生早晚,甚至其智力的發育。
2、要多和寶寶說話,盡量與她多溝通,她不理你也不怕。
比如你給她玩具,叫她吃飯等等,想辦法讓她回答。如果寶寶想要什么或想做什么,不要馬上就給他,可以告訴他這是什么東西,然后再放在他的手上。寶寶在你身邊的時候,不論你在做什么,都要和寶寶交流。這個時候寶寶是聽得懂一些語句的。有可能這時候孩子只能用動作表示,這時候家長容易馬上滿足他的要求,這對孩子是不利的,那么應該怎么辦呢?應當把他要的東西的名稱告訴他,還要告訴他東西的特點,比如:蘋果,紅色的……這樣幾次以后,最起碼他會說“果”。
3、多點鼓勵寶寶,哪怕她只說出一個字,也表揚她。
鼓勵孩子能夠發單字的音,比如:爸爸、媽媽,這時候就是給孩子創造一個說話的環境,給他說話的機會。如果寶寶開口說話了,有時口音不是很準,家長也不要模仿寶寶說話,要用正確的話語來糾正寶寶話。我們要在孩子嬰兒期就用規范的語言對他們講話。如果等孩子上幼兒園以后再去糾正他們說兒語的毛病,則會加重幼兒的負擔,不利于幼兒身心的發育。
4、給寶寶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經常帶寶寶和她年齡差不多別的小朋友玩,兩個朋友一起比較容易投入。帶寶寶接觸大自然,讓她開闊視野。家里可以多播放音樂、兒童歌曲給寶寶聽,寓娛于樂。
5、及時咨詢康恩優蓓老師。
當家長們發現寶寶語言發育晚于其他寶寶,或者是晚于該年齡段正常水平時,應及時咨詢康恩優蓓老師,老師會給家長做出最專業的評估。
內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