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這幾個癥狀說明寶寶缺水了,等到寶寶渴了再喂就遲了!
經常有父母對于寶寶喝水抱有疑問:喝多少、喝什么樣的水、怎么喝等都感到非常困擾。網上有很多關于水的傳言相當深入人心,也將不少人帶入飲水的誤區。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什么時候該喝水?應該喝多少水?
這些情況說明寶寶缺水
平時很多家長的做法應該是這樣的:每隔十來分鐘就問一次寶寶“渴不渴啊,要不要喝水啊?”“寶寶來,先喝口水再玩”。
1、舔嘴唇
人體渴得厲害的時候,會不自覺用舌頭去舔嘴唇,寶寶也是這樣的。
如果寶寶不斷用舌頭舔嘴唇,看到水后有開心的表情,那說明他已經口渴了。
2、排尿次數減少
身體有神奇的功能,當它感覺到缺水時,會自動調節,表現為尿液減少。
如果寶寶尿尿的次數明顯比平時少又或者一整個上午都沒有尿尿,而且尿液變黃,尿味重,那么說明身體缺水了。
3、食欲下降
喝水太過,容易有飽腹感,影響食欲;長期不喝水,身體缺水的話,也會影響食欲。
因為體內的水量不足,腸胃道的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功能就會受到抑制。
4、皮膚出現白痕
身體水分不足時,在皮膚上也會有很明顯的表現,比如干燥。
如果在寶寶皮膚上輕輕劃一下,發現皮膚表面出現一條白痕,又或者用拇指與食指捏起寶寶手背皮膚,突然放開,皮膚恢復慢,那都說明皮膚缺水了。
5、哭泣時眼淚少
寶寶稍不順心就喜歡大哭,淚眼汪汪的實在是讓人心疼。
如果,寶寶使勁哭,卻始終沒有什么眼淚,那也說明可能是缺水了。
6、尿液偏黃
一般來說,寶寶的尿液是無色的,當發現寶寶的尿液變的黃黃的,就說明寶寶可能缺水了,尿液濃縮之后就會變成黃色。此外,如果寶寶一天中都沒有尿尿或者次數減少很多,并且排便干燥硬結也是身體缺水的信號。
7、前囟或眼窩凹陷
如果寶寶出現了前囟門凹陷或者眼窩凹陷的情況,而且不怎么哭鬧,眼淚會相對較少的話,家長們要引起重視了,這可能已經是嚴重缺水的表現了。
孩子每天要喝多少水?
對于 1 歲以下寶寶,每天需水量為 120~160 mL / kg;
1~3 歲為 100~140 mL / kg;
4~9 歲為 70~110 mL / kg;
10~14 歲為 50~90 mL / kg。
大家可以對照一下寶寶體重,根據他們自身情況再喝水。(這個水量包含了母乳、輔食中的水含量,要減去那些哦)
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對水分的需求相對會增加,父母可以根據寶寶的表現如嘴唇干、尿色偏黃、哭泣時眼淚少等來酌情增加水量。
在寶寶生病的時候,比如發燒、嘔吐或腹瀉,父母一定要增加水分的攝入以免寶寶脫水。
母乳喂養的寶寶需要喝水嗎?
依舊有不少父母堅持自己的觀點:不給寶寶喝水,容易缺水啊!必須喝!
如果你胡亂給寶寶補充水分,危害還是蠻大的。比如干擾哺乳的正常頻率、影響寶寶吃奶量、導致營養不良、增加腎臟負擔。
寶寶的確需要比較多的水分,卻不是通過喝水來補充。
1、母乳寶寶:母乳中有90%就是水,這是寶寶補充水分的最佳選擇。
2、配方奶寶寶:按照說明書來沖調配方奶,那么水分也是足夠的,能滿足寶寶的需求。
3、添加輔食的寶寶:寶寶6個月后,喝奶之后可以少量喝水,有利于清潔口腔。
所以,6個月內(即添加輔食之前),無論用哪種方式喂養寶寶,除非有醫學指征,否則都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喝奶就足夠了。
到了寶寶 6 個月左右吃上了輔食,就可以開始教寶寶使用杯子、為喝水做準備啦。
寶寶喝水其實是個日常小事,但是家長一定要重視起這件小事。
很多父母說,寶寶不愛喝白開水,讓寶寶喝白開水比打針吃藥還難。所以接下來教大家幾個妙招讓寶寶愛上喝水:
(1) 吸引法:可以為寶寶選購帶卡通圖案的可愛杯子,或在水里放入寶寶喜歡的水果。
(2) 榜樣法:告訴寶寶他所喜歡的某個人物或者卡通形象也喜歡喝水(比如托馬斯,或者朵拉)。
(3) 游戲法:和寶寶進行喝水比賽,看他是否能喝到某個刻度的水。
(4) 引導法:給寶寶播放一些小朋友愛喝水的視頻或圖片。
(5) 表揚法:每次在寶寶喝水之后,都及時表揚。
內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標簽:帥哥大鳥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