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悅讀|接觸土壤后,也要及時洗手
《新發傳染病健康安全防護公眾指南》連載26
接觸土壤后,也要及時洗手
編著:中華預防醫學會
名譽主編:徐建國
主編:楊維中 梁曉峰
副主編:董小平 施小明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
土壤與人體健康
土壤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人類消耗的能量絕大部分來自土壤中生長的作物,另有近20%間接來自依賴于土壤生長的陸地食物。此外,土壤也是人體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同時又是許多有害廢棄物處理和容納的場所,承載了一定的污染負荷。土壤可能還有過量重金屬、化學污染物或病原體。優質安全的食品包括足夠的產量、充足的營養成分,以及少量甚至不含潛在的有毒化合物。
土壤不是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天然儲存庫,但進入土壤的病毒(至少13種)會引起疾病的發生(包括手足口病、肝炎、小兒麻痹癥等)。寄生蟲病,許多都是土源性的。這類疾病的傳播大多是糞-口途徑,因此接觸土壤后,洗手是最好的防護措施。
>>>>
飲水與人體健康
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占體重的70%左右,尤其大腦、心臟、腎臟、肝臟等代謝活躍的組織含水量更高。人體缺水時,對這些組織的影響很大。水不僅是人體物質代謝的載體,而且還具有維持體液正常滲透壓、保證電解質平衡、調節體溫、潤滑等作用。
正常情況下,人體水分的攝入和排出處于一種動態平衡。當攝入水分過少,或者水分丟失過多時,機體可能處于脫水狀態。當身體出現急性體重減輕、尿液顏色變深、淚液減少或消失、口腔黏膜干燥等信號時,說明身體缺少水分,應及時補充水分,才能保證機體正常運轉。人體對水的需要量不僅個體差異大,而且同一個體在不同環境和生理條件下也有明顯的差別,因此具體情況還要視性別、年齡、身體活動、代謝情況、溫度等因素而定。
很多人出于對飲用水污染的擔憂,只喝純凈水、蒸餾水,在社區或家中安裝直飲水機、凈水器,失去了從飲用水中獲取礦物質的途徑。并且,如果直飲水機清洗不徹底或濾芯更換不及時,會滋生細菌和積存污垢,造成飲用水二次污染,反而不利于健康。
7.健康悅讀|疫情期,家庭、餐館和單位食堂如何防范
8.健康悅讀|疫情期間,采購食材注意這五點!
9.健康悅讀|食材科學加工才吃得放心
10.健康悅讀|冰箱并非安全儲存食品的保險箱
11.健康悅讀|生肉烹飪前不需要用水沖洗
12.健康悅讀|居家就餐安全“指南”
13.健康悅讀|做好全家人的膳食計劃
14.健康悅讀|增強免疫力,中小學生這么吃
15.健康悅讀|增強免疫力,老年人這么吃
16.健康悅讀|增強免疫力,超重肥胖成年人這么吃
17.健康悅讀|增強免疫力,高血壓患者飲食要點,記牢!
18.健康悅讀|增強免疫力,糖尿病患者飲食要點
19.健康悅讀|購買預包裝食品,多留意營養信息
20.健康悅讀|長期居家,務必保持適量身體活動
21.健康閱讀|人類與野生動物的相處之道
22.健康悅讀|務必警惕人獸共患病
23.健康悅讀|防弓形蟲病,一定要及時處理貓糞
24.健康悅讀|做好寵物衛生,預防貓抓病
25.健康悅讀|關注小環境,共享大健康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 標簽:凌豹姿皇上太貪玩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