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孕期分娩  孕期生活

滄海:教育的意義

  • 來源:互聯網
  • |
  • 2021-04-23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標題:滄海:教育的意義

【滄海專欄】

教育的意義

原創作者|滄海(天津五中)

午休時間,有的學生伏在桌上閉目養神,有的學生爭分奪秒完成作業,有的學生一絲不茍專心畫畫……

有位男生站起來問:“張老師,現在能唱歌嗎?”我一看,是班會課上想唱歌但因為時間不夠了沒唱成的一位同學。我環顧教室,以目光征詢了一下同學們的意見。有幾位表示歡迎的,沒有人表示反對。我說唱吧,班會課上想唱沒唱的,準備一下現在都可以唱。

學生走上講臺,從電腦里找出歌曲伴奏,開始唱。第一位同學唱的是張信哲的《愛就一個字》。看著那稚嫩的臉龐,聽著那動情的歌曲,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了自己上初中時的情景,仿佛那個時候我們是全世界最懂“愛”的人。我坐在同學的座位上,邊聽歌邊問旁邊一位男生說:“這是動畫電影《寶蓮燈》的片尾曲,你們知道嗎?”那位男生慚愧地說:“我們小時候沒看過。”我一想,可不,這首歌曲1999年起在中國廣為傳唱,而現在班里這些孩子是在其后八九年才出生的。

又一位同學上來唱了林俊杰的《曹操》,同樣也是他們出生前的流行歌。關于他們為什么愛唱“老歌”,我也詢問過幾位懂音樂的同學。他們表示,一是確實經典;二是受父母影響,總聽他們唱就愛上了。“不是英雄,不讀三國。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學生同樣唱得很動情,仿佛此刻他就是一位寂寞的英雄。

第三位同學唱的是一首新歌《錯位時空》。我之前沒聽過。歌詞中有一句打動了我,“我吹過你吹過的晚風,是否看過同樣風景”。

距離午休結束還有兩三分鐘的時候,我突然想到,應該“總結總結”。這樣,這個玩樂的中午是不是就多了一點意義。

我走上講臺上說:“剛才幾位同學唱得都很好聽。其他沒在教室當眾唱過歌的同學,也應該好好練一首歌來展示一下。一來可以提升自信心,二來也算自己的才藝。”

我看了看剛才唱歌的幾位同學繼續說:“看著你們動情歌唱的樣子,我也想起了我的小時候。雖然那時沒聽過多少流行歌曲,但是內心的感受是一樣的。

辛棄疾在一首詞中寫道‘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等到以后你們就會明白,雖然‘愛’就一個字,但是分量很沉重。

唱《曹操》的同學其實不知道,真正的寂寞是唱不出來的。

《錯位時空》我第一次聽,歌詞里‘我吹過你吹過的晚風’讓我想起了一句古詩,有同學知道是哪句嗎?”

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女生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說:“共享一輪明月,共吹一縷晚風,意境相似。但是沒有突出‘錯位’呀。”馬上又有一位女生似乎領悟了,但沒想完整,支支吾吾說:“今月……今人……”我說:“對,‘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就是錯位時空呀。”學生們似乎恍然大悟,唱歌也能學語文。

我自認為,學生午休唱歌主要是娛樂,但是加上我的“總結”,就有了教育意義。由此我想到,我們教育工作的意義(作用、價值)是怎么來的?是工作本身帶著意義,還是人為賦予的。我想更多的是后者。

比如說,勞動這件事。我們經常講“勞動最光榮”,可是如果總讓犯了錯誤的學生去做衛生,那在這個學生心里“勞動”可能就是可恥的。這個“意義”不是學生頭腦中自然形成的,而是老師以實際的教育行為賦予的。

既然“勞動最光榮”,那就應該讓做衛生的學生感到榮耀。在我們班,教室衛生采取“小組值周,明確分工,各負其責”的方式。因為教室衛生總體保持不錯,所以每組負責掃地的只安排了兩三人。每周擦一兩次地,每次擦地的時候就招募志愿者,總有好些男生搶著干。為什么呢?因為可以得一個“紅點”(標記良好行為)。一個紅點的魅力有那么大嗎?主要是這表示在班集體中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認可。試想,包括我們成年人,有誰會不喜歡在集體中被認可的感覺?

在我們班,得“紅點”意味著自己的行為得到認可,受到褒獎。這種觀念是從建班起通過班級《學生日常行為管理表》逐漸形成的,可以說成了班級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也具備了育人功能。

在我們班,沒有什么事是一個紅點解決不了的。如果一個不行,那就兩個,三個。前一陣兒學生會向各個班征集稿件。班長把任務分配給班干部后,有的班干部因為不擅長寫作,畏難推脫。而擅長寫作、也愿意寫的普通同學又覺得有點兒“虧”。班長就說給記紅點,然后征求我意見。我說可以。班長考慮很周全,說班干部有義務寫記一個紅點,普通同學記兩個紅點。然后普通同學討價還價說,很費腦細胞的,要記三個紅點才行。最后我也同意了。

還有時候,我沒承諾給記紅點的時候,就有同學主動干了職責以外的活兒。這說明在他們心里,為班級勞動不光是光榮的,還是一種責任和義務。

記紅點賦予了勞動“光榮”的意義。但是,如果別的班主任硬搬過去在自己班實施,肯定效果不好。學生可能會無動于衷,或者覺得莫名其妙。因為他沒有前期的鋪墊,還沒形成集體觀念、班級文化。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水到渠成。在第一學期,我們每兩周一次認真總結“黑點”“紅點”,及時反饋、兌現。這些看似幼稚、無趣的行為讓以后的教育有了“意義”。

豈止班級管理,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前期的鋪墊浸潤,生搬硬套效果肯定不佳。以前人們出去學訪,學人家的管理方式,學人家的教學模式,學成的很少。就是因為只看到了人家現在成功的花,沒研究人家當初的芽兒,浸了多少奮斗的淚泉,灑了多少犧牲的血雨。

大道至簡,得道法自來。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處處有教育。

(本文為滄海老師原創,首發滄海老師個人微信公眾號“站著教書”,校長傳媒獲得授權發布)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