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持續蔓延一個多月,心情好緊繃怎么辦?
新冠肺炎持續蔓延一個多月,不論是電視、網絡,或是跟親友聊天時,總是避不開這話題,面對起起伏伏的疫情消息,心里難免不安,家中有小孩更是不能輕視,天天這樣神經緊繃,該怎么調適呢?
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爸媽難免都會想要知道更多信息,然而這樣真的是好的做法嗎?又會產生什么影響?以及當孩子已經被爸媽的情緒影響時該怎么辦?
面對疫情,爸媽可以這樣做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確診病例也不斷攀升,家長心中難免擔憂,不僅減少外出,娛樂也連帶降低,面對家長和孩子的焦慮,建議:
1.篩選正確資訊,少接觸煽動性新聞
由于對于疾病的不確定性,以及無法確實掌握疫情的狀況,因此難免每天都會關注相關新聞,不論是真新聞、假新聞,或是煽動性新聞也好,只要提到關鍵字,時常忍不住點入觀看。
然而觀看過多的資訊對現實不會有太大幫助,反而會累積負面影響,因此建議爸媽可以以官方資訊為主即可,只要確實掌握正確的最新資訊即可。
2.適度告訴孩子做好衛生管理
針對孩子的部分,以小孩來說,由于認知和理解能力尚在發展,因此不需要給予過多的資訊,比較重要的反而是教導孩子如何做好個人衛生管理,包括戴口罩、洗手、不要亂揉眼睛等。
避免告訴孩子過多的新聞資訊息,像是每日新增多少病患、每日有多少人死亡等,這些對于孩子的發展不僅沒有太大幫助,還可能會嚇到孩子。
3.減少負面情緒,不過度解讀疫情
第三是減少負面情緒,由于對于疫情的不確定性,加上對于生活改變太多,家長或多或少會有些擔憂,因此延伸出負面情緒與生活壓力。
當情緒已經影響到正常生活時,應該重新審視自己是否接收過多負能量,以及是否過度解讀疫情,或是想像未來可能發生不太好的事,其實這些都不太需要,爸媽只需根據現實狀況做調整,不要過度解讀疫情。
4.盡量維持正常生活,適度滿足孩子需求
第四是盡量維持正常生活,由于疫情仍未完全掌握,因此多少會影響日常生活,但爸媽仍需穩定自己,以免將情緒帶給孩子。
小孩對于外界資訊的解讀大多是從爸媽口中或情緒得知,當孩子發現爸媽經常不安、過度提醒要戴口罩,甚至說出:‘不可以出去玩,以免被傳染’等夸張的話語,難免會感到焦慮和擔心,甚至哭鬧。
提醒爸媽仍要盡量維持正常生活,包括適度帶孩子下樓玩,可以選擇空曠的地方,必需外出時,少坐大眾交通工具,改自行開車為主,建議在家陪孩子一起玩樂,對孩子來說只要有玩,疫情對他的影響就不會太大。
5.孕婦心情易受波動,減少接觸不必要的資訊
最后若是家有孕婦或是本身是孕媽,由于孕期受荷爾蒙影響,心情容易受波動,建議減少接觸不必要的資訊,并以官方正確資訊為主,并且不要過分解讀疫情,也不要過分想像疾病狀況,并保持平常心,才能少煩惱。
提醒爸爸媽媽,面對疫情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做好個人衛生管理,并且掌握正確的資訊,而對于孩子的部分則須叮嚀要勤洗手、必要時戴口罩即可,不須接觸太多刺激的資訊,才能穩住腳步,維持日常生活、減少焦慮。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