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企業家"拒絕住院",5天后猝死!出現這些癥狀一定要重視…
本文專家:汪小歡,復旦大學醫學博士
4月12日
“游偉”一詞高掛微博熱搜榜
起因是湖南株洲一房產經紀公司董事長
游偉突發胸痛
就醫時被查出心肌缺血
但其本人簽字拒絕住院
結果5天后猝死
得知此事后
不少網友也感嘆:
謹遵醫囑,絕非空話!
那么,心肌缺血究竟是什么病? 為什么醫生一定要讓患者住院呢?今天就來好好說說。
什么是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心臟血液供應減少導致供氧不足的病理狀態。因此,身體也會出現一些異常的癥狀。
- 疼痛
心肌缺血的疼痛(也稱心絞痛)復雜多樣,可表現為輻射性疼痛。常見為胸痛,也會輻射到肩膀、頸部和手臂等區域。
心肌缺血的疼痛也會出現疼痛轉移的情況,可能今天和明天的具體疼痛部位不完全一致。
另外, 無明顯誘因和胃部基礎疾病的胃痛也可能是心肌缺血的表現。
- 胸悶憋氣
心肌缺血也會影響肺部的血液供應,導致胸悶憋氣、呼吸不暢,甚至感覺喘不上氣。
- 心跳異常
心跳加快,并且跳動的節奏異常。
- 其他癥狀
心肌缺血還可能有 疲乏無力、出冷汗、惡心嘔吐、焦慮、做噩夢等癥狀。
心肌缺血一旦確診,應高度重視。
若治療不及時,可能會發展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等致死性事件。尤其是在勞累、情緒激動、運動、熬夜等情況下,更易發生。
心臟出現哪些疾病會導致猝死?
除了心肌缺血,還有一些心臟疾病容易引起猝死,需要引起重視。
如 心肌病,包括肥厚性心肌病、擴張性心肌病以及心肌炎;
心臟瓣膜病;
先天性心臟病以及原發性心電異常,包括長QT綜合征、BS綜合征等。
如 心肌病,包括肥厚性心肌病、擴張性心肌病以及心肌炎;
心臟瓣膜病;
先天性心臟病以及原發性心電異常,包括長QT綜合征、BS綜合征等。
這些疾病發作時會引起嚴重的心律失常,心臟發生驟停,導致猝死。
心臟性猝死也有一些高危因素,包括年齡、性別,其風險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大。35歲以上人群的發生風險約是35歲以下人群的100倍,在45-75歲人群中,男性較女性高發。
另外,高血壓、高血脂、飲酒、吸煙、精神壓力大以及遺傳因素也是心臟性猝死的高危因素。
猝死前有哪些征兆?
盡管猝死非常突然,但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會有一些征兆的。
有些人即使感覺到身體不舒服,但認為可能只是最近比較累或者歸因于其他原因,忽略了發生猝死的可能性。
猝死前的常見征兆包括:
胸痛胸悶,多表現為心前區的壓迫性絞痛;
急性呼吸困難,難以喘氣;
心悸、頭暈;
眼前發黑等。
胸痛胸悶,多表現為心前區的壓迫性絞痛;
急性呼吸困難,難以喘氣;
心悸、頭暈;
眼前發黑等。
如果身體出現以上癥狀,尤其是患有冠心病或有心臟病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立即就醫。
心肌缺血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1、積極治療原發病
心肌缺血往往發生在具有冠狀動脈硬化等基礎疾病人群中,這類人群應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包括按時服用降脂藥、抗血小板藥等,防止疾病進展惡化,加重心肌缺血。
2、避免加重病情的誘因
過度運動、勞累、寒冷環境、情緒起伏大、精神壓力大以及熬夜等都可能會加重病情,心肌缺血患者應避免這些情況。
3、預防措施
健康飲食,減少脂肪攝入,搭配粗糧; 勞逸結合,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合理安排工作、保障充足的睡眠;按時體檢,及早發現身體異常。
若發生心絞痛,可含服硝酸甘油,緩解缺血癥狀,并立即就醫,盡量避免心肌梗死的發生。
若發生嚴重的心肌梗死,導致心臟驟停,應盡早開展心臟復蘇,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同時撥打急救電話,盡快醫治。
支持我們請 分享 評論 點贊 在看
- 標簽:2011湖南高考滿分作文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