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殺事件頻現!比起“溺愛”孩子,這件事兒更可怕…
女孩生前寫:
“家是假笑應對的場合”
(圖片來源:華商報)
孩子進入了老師辦公室,進而懷疑孩子拿了自己的錢。之后老師找孩子談話,在三名老師的“審問”下,孩子承認是自己偷錢,并希望老師不要通知家長。 在走廊里,右手也從兜里掏出物品,但無法確定是不是錢。 就給女孩的媽媽孫女士打了電話,讓她去學校商討此事。但誰也沒有料到,女孩跳樓了。 家里是做生意的,經濟條件還可以,平時給娃的零花錢也比較充裕,所以她根本不會相信孩子會偷錢。即使真的偷了,學校的老師又是怎么詢問的?(圖片來源:華商報)
“你不要來找我。” 究竟遭遇到多少次拒絕、經歷過多少次無助,承受了多少次失望,才會覺得“家是假笑應對的場合”。 給予孩子愛,讓他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才是家長真正要做的事情。孩子最受不了的不是苦,
而是委屈!
發現愛車前后有很多劃傷。心疼的王先生,趕緊選擇了報警。 只有一個10歲的男孩在車周圍轉了一圈。手也有觸碰車輛的動作,非常可疑。(圖片來源:新京報)
孩子一開始沒承認,稱當時等爸爸開車時,去停車場玩了一會,跑到這車旁邊是為捉蒼蠅。 在他的再三追問下,孩子默認了,劉先生賠償王先生3500元。 民警覺得不對勁,開始了為期3天的調查。 這證明了,孩子是被冤枉的。 也說自己冤枉孩子了,要回家給孩子道歉。 要不然,被冤枉的孩子,得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 有時候孩子不是吃不了苦,而是受不了委屈。作為一個孩子,他們沒什么話語權,也不知道該怎么為自己洗刷冤屈,只能獨自承受。 他是你生的,你不知道他是什么樣的人嗎?怎么可以憑別人的幾句話就妄下結論。關于教育,
家長必知這4件事!
而且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負、碰到麻煩,回來告訴家長又會得到一頓罵:他們為啥光欺負你,不欺負別人?為啥只有你天天這么多事? 時間長了,孩子自然不會再告訴家長。自此,即便在家里也只能將自己偽裝起來。1
就事論事,杜絕上升高度
我那么愛你,那么辛苦,你卻還這么氣我。(圖片來源:www.163.com)
家長這樣說,反而讓他們忽略問題本身,過度關注家長的負面情緒,進而產生恐懼。 家長要做的事情就是實事論事,根據問題本身給孩子講道理。2
示范、模仿
最好的方式是示范、模仿。 因為力氣比較大,把他推到了。 我趕緊給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道歉、賠不是。然后用溫和的語氣讓孩子道歉,孩子拒絕后,我也沒執意讓娃道歉。回家后,小康君耐心為孩子解釋了這件事。下次見面時,娃送給那個孩子一個禮物表達歉意,現在他們是很好的朋友。 作為家長,孩子做錯事,我們是第一負責人。其次,給孩子做示范,用行動告訴他道歉其實不丟人。 但我們有義務保護他的自尊并不讓他當眾難堪。 不管是多大的孩子,不要在外人面前嚴厲批評孩子或給孩子難堪。要不然,你會失去孩子對你的信任。3
及時的情緒反饋
我開心的跟你分享時,你會認真聽。我不高興時,你也會認真聽。 如果我開心、難過的傾訴都得不到回應。慢慢的,我就不會再對你敞開心扉。 時間長了,他們也慢慢會對家長封閉自己的心,什么都不愿意跟家長說。4
告訴他:我愛你
大S在參加節目的時候曾說,她每天都會對女兒、兒子說很多遍我愛你。
(圖片來源:網絡)
為什么每天都要說?因為有時候你不說,別人真的不知道你有多愛他。所以愛要說出來,讓他清楚的聽到。
說了這么多,小康君不是為學校洗白,說學校沒有責任。學校的做法確實有問題,這點警方會處理。
小康君想強調的是 ,作為家長,我們如何讓孩子有家庭的歸屬感,如何讓孩子無條件信任我們。而不是在外遇了事,不敢讓我們知道。
為什么不敢讓我們知道,因為知道之后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被罵的更狠。而這,是所有家長要思考的問題。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了,喜歡的朋友不要忘記 「分享」「點贊」和 「在看」,給小康君一點鼓勵哦~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天羽外傳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
網站熱點更多>>
熱網推薦更多>>